祠宇当城角,霜蹄刻画真。
房星何日坠,骏骨自能神。
曾蹴阴山雪,思清瀚海尘。
长疑化龙去,腾蹋上云津。
祠宇当城角,霜蹄刻画真。
房星何日坠,骏骨自能神。
曾蹴阴山雪,思清瀚海尘。
长疑化龙去,腾蹋上云津。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南城咏古十六首(其十四)白马庙》描绘了一座位于城角的祠庙,其内供奉着一匹白马的形象,栩栩如生。诗人借马的形象寄寓对英雄的追思,暗示白马可能象征着英勇的将领或忠诚的战马。"房星何日坠"暗指英雄的陨落,但即使骏骨犹在,其精神犹存,仿佛能驱散阴山的冰雪,净化瀚海的尘埃。最后一句"长疑化龙去,腾蹋上云津"表达了诗人对白马腾空而去,升入仙界的想象,寓意其不凡的气概和崇高的地位。整首诗通过白马形象,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古来称君子,不于温饱中。
举世莫之爱,天亦固其穷。
然后见言行,可以为世风。
谁为后来者,素心推我翁。
结庐虽人境,杳然闭闲宫。
一函义文经,抱以究始终。
我来永诀时,犹提主敬功。
惜哉我翁去,萧然闾巷空。
负翁日已多,永矢爱吾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