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潭北寺,何用减潭南。
不到还能止,重来独未厌。
荒凉增客思,贫病觉僧惭。
饮水寒难忍,谁言柏子甘。
君看潭北寺,何用减潭南。
不到还能止,重来独未厌。
荒凉增客思,贫病觉僧惭。
饮水寒难忍,谁言柏子甘。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仙游潭五首(其三)北寺》。诗人以潭北寺为描绘对象,通过对比和自我感受,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荒凉,以及个人的情感变化。
首句“君看潭北寺,何用减潭南”,诗人邀请读者比较潭北寺与潭南的景色,暗示两者各有特色,潭北寺虽不显繁华,但自有其独特的韵味。
“不到还能止,重来独未厌”表达了诗人即使初次造访也能感受到寺中的宁静,以至于后来独自再来也并不感到厌倦,流露出对这里的深深喜爱。
“荒凉增客思,贫病觉僧惭”两句,诗人借荒凉景象触发了自身的旅人思乡之情,同时感叹僧人的生活简朴,自己因贫病而生出对僧人的愧疚。
最后,“饮水寒难忍,谁言柏子甘”以僧人日常饮用的冷水和柏子的苦涩作结,暗示了生活的清苦,但诗人却从中体会到一种超脱的甘甜,暗含了对禅定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寺的环境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理解和对友情的怀念。
古来北方善骑射,材力往往矜豪雄。
吾观《金人击鞠图》,意气已欲横土中。
黄旗雕羽指天黑,绣柱龙鳞掀日红。
鸣鞭纵辔捷一发,左回右折如旋风。
流星迸乱拂衣里,飞电翕忽生马鬃。
极知此艺较轻矫,驰骋亦似观成功。
后来唇齿不自惜,纵习武勇终亡国。
当时得失争一丸,百岁安危复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