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白如雪,无事学高飞。
莫作浮萍草,漂零不肯归。
杨花白如雪,无事学高飞。
莫作浮萍草,漂零不肯归。
这首诗以“古杨花怨”为题,由元代诗人傅若金所作,通过描绘杨花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漂泊不定、无处归宿的感慨。
首句“杨花白如雪”,以“白如雪”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杨花洁白、轻盈的特点,如同雪花般在空中飘舞,营造出一种纯净而又略带凄美的氛围。接着,“无事学高飞”,进一步描述了杨花随风而动、自由飞翔的状态,似乎在诉说着它们没有目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杨花美好形象的描绘上,而是通过转折,引出了对杨花命运的反思。“莫作浮萍草,漂零不肯归。”这里将杨花比作浮萍草,暗示了它们虽然看似自由,实则四处漂泊、无根无依,无法自主选择归宿的命运。诗人借杨花之口,表达了对人生漂泊不定、无法找到归属感的深深忧虑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杨花这一意象的描绘与反思,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更蕴含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杨花的象征,探讨了个体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与无助,以及对稳定与归属的渴望,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深思。
嘉兴陆长官,遗我尺素书。
报云钧天诏九地,夺我好友张雪湖。
雪湖翩翩上天去,下视尘滓知何如。
因依未去时,泠然山泽癯。
万象困搜搅,撚断苍髯须。
十年不调闭户居,铁石不受烟火腴,辟俗如辟豕负涂。
后来稍稍低簪裾,百步掩鼻犹反趋。
官高金多娇妻奴,蠛蠓乱眼才斯须。
填门只有长者车,北海尊酒无时无,明朝一饭欠宿储。
印泥指爪嗟鸿鹄,精明定化为兰菊。
纫称骚人陆离佩,英泛绿尊浇魁雷。
骚人之腹秋蝉清,吐芳腾馥日日新。
纷纷郁郁仍轮囷,散为天地无边春。
止止天连碧,沉沉镜不磨。
渊源端有自,潢潦尽从他。
清可临流赋,浑贻濯足歌。
中津谁击楫,后进自盈科。
亦有西驰者,其如北注何。
还元虽一味,到了不同波。
至洁清严濑,孤忠叹汨罗。
勺贪惩俗下,汲酿乐天和。
洗耳成轻去,乘槎倘重过。
咸池升晓日,何必挽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