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直惟知不愧天,飘零无复记流年。
学从邹鲁已如此,贫甚颜原亦浩然。
乞食偶随持钵老,入城因访跨羊仙。
真人到了扶真道,手付瑶台刻玉篇。
孤直惟知不愧天,飘零无复记流年。
学从邹鲁已如此,贫甚颜原亦浩然。
乞食偶随持钵老,入城因访跨羊仙。
真人到了扶真道,手付瑶台刻玉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侠的作品,题为《次韵广州梁有为秀才》。诗中,诗人以“孤直”自比,表达其高洁傲岸的品性,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觉得惭愧于天。他感叹自己漂泊无依,岁月流逝,但学问源于鲁国邹衍的传统,使他保持坚定,即使贫穷如颜回般清贫,也能坦然面对。
诗人提到跟随持钵老僧乞食的生活,以及探访像“跨羊仙”那样的隐逸之人,暗示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真理的向往。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真正道行高深者的敬仰,他们能够扶持正道,甚至亲手在瑶台刻下珍贵的教诲篇章,寓意着对知识和道德的珍视与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坚韧的品格、对学术的执着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学的精神风貌。
行行欲尽剑南州,满意凌云九顶游。
樽俎楼台一长啸,江山风月几清秋。
古人胜赏分明在,滩水悲鸣日夜流。
万里重来渺难必,扁舟去住总成愁。
韵高格妙。不数闲花草。
向晚小梳妆,换一套、新衣始了。
横钗整鬓,倚醉唱清词,房户静,酒杯深。
帘幕明残照。扬州一梦,未尽还惊觉。
自恁在心头,拈不出、何时是了。
吴霜点鬓,春色老刘郎,云路远,晚溪横,谁见桃花笑。
桂乡云万缕,更飞雨、洗香车。
念密会经年,银潢浪阻,玉露期赊。
灵星瑞桥对展,散匆匆、喜色满天涯。
回首丁宁晓角,未宜吹动梅花。家家。
竞赏彩茸,穿桂影、醉流霞。
渐舞袖翻鸾,歌声缀凤,钗影交加。
人间共饶宴乐,算天孙、怎忍遣河斜。
莫惜西楼剪烛,大家同到啼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