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三秋起,天兵万里征。
朔风吹劲弩,沙月照团营。
钲鼓宵连振,旌旂晓更明。
十年腰下剑,从此任横行。
烽火三秋起,天兵万里征。
朔风吹劲弩,沙月照团营。
钲鼓宵连振,旌旂晓更明。
十年腰下剑,从此任横行。
这首《出塞》诗,是明代诗人徐定夫所作,描绘了边塞战争的壮阔景象与英勇将士的豪情壮志。
首句“烽火三秋起”,开篇即以烽火连天,渲染出边关战事紧急的氛围。接着“天兵万里征”一句,点明大军远征的背景,气势磅礴,展现出国家为保疆土而进行的壮烈行动。
“朔风吹劲弩,沙月照团营”两句,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出战场的肃杀与紧张气氛。朔风劲吹,箭矢呼啸,沙场上月光如霜,映照着军营,既显出战场的辽阔与壮丽,也暗示了战斗的艰苦与激烈。
“钲鼓宵连振,旌旂晓更明”则进一步描绘了军队夜以继日的备战状态。夜晚,金鼓齐鸣,军令如山;清晨,旗帜更加鲜明,显示出军队的纪律严明和士气高昂。
最后,“十年腰下剑,从此任横行”两句,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捍卫国家的决心与勇气。他们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准备在战场上大展身手,无所畏惧,展现出一种英雄主义的豪迈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古代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艰辛。诗中既有壮美的自然景观,又有激烈的军事行动,以及深沉的情感表达,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
夜树辨虚窗,月色犹在岭。
暗泉落寒滴,近竹摇碎影。
涎蜗四壁乾,露鹤一声警。
清话强僧陪,跋烛趣更秉。
藤榻初著膝,梦游恍屡省。
疥缀游客诗,古尘黯弗屏。
安得白社人,对案写清景。
峥嵘抱冬心,松雪皓耿耿。
破冻上霄梯,天地极清冷。
秋风日夜深,幽趣当续领。
墨花四照云生壁,玉版笺凝冰雪色。
一粒丹砂九转成,抽毫直接神仙迹。
宣和题字何足疑,世有识者当心知。
且喜神物在人世,得公妙笔能传之。
想公下笔时,不知笔在手。
临池恍惚灵境开,中有洞天名小有。
紫微南岳坐琼台,列侍蓉冠鸣佩玖。
金环约臂两青童,采采琪花斟玉酒。
忽然墨雨飞空来,元气荡胸风入肘。
方圆自我结构遗,不系若惊神独守。
此书后出千余年,遂与《黄素》争后先。
前辈见之应避席,世间石本空雕镌。
我生愿作主书史,鍊骨未成将老矣。
可得从公乞数行,往问山中许道士。
往还多面朋,孰是心所同。
乡荐忝伯仲,时论推云龙。
一友教四方,一匿影蒿蓬。
相见苦不易,终岁欣相从。
得窥所学富,饱闻议论雄。
冥搜力沉著,集益心虚冲。
乌能石攻玉,愧用莛撞钟。
圣籍久黯黕,迟子发群蒙。
斯行匪干禄,要展经术功。
析理戒穿凿,守道无穷通。
钓鳌不钓鱼,君家有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