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山园中,土瘠豆不实。
捃收能几何,倚杖三叹息。
况此山下田,旱久苗叶赤。
无豆尚犹可,无禾孰供食。
已孤丰稔望,徒费耘耕力。
官吏更索租,真尔从何出。
种豆山园中,土瘠豆不实。
捃收能几何,倚杖三叹息。
况此山下田,旱久苗叶赤。
无豆尚犹可,无禾孰供食。
已孤丰稔望,徒费耘耕力。
官吏更索租,真尔从何出。
这首宋诗《秋后二首(其一)》是徐文卿所作,描绘了诗人秋后在山园中种植豆类的辛劳与无奈。诗中首先写到土壤贫瘠导致豆子无法结实时,诗人不禁发出叹息,表达了对收成渺茫的忧虑。接着,他观察到山下的田地因长期干旱,庄稼叶子都变红了,暗示了严重的饥荒之象。诗人感慨,即使没有豆子,至少还有稻谷可以期待,但现在连稻谷也难以保全,粮食供应成了问题。丰收的希望破灭,农夫们的耕耘努力似乎白费。最后,官吏还要索要租税,诗人质问这样的困境,租税从何而来,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