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声华著外台,还陪宗伯见多才。
垂绅已喜登廊庙,听履应宜位鼎台。
遥望旌麾云外去,俄惊旅榇峡中回。
九重紫诰隆褒赠,不独生荣死亦哀。
早有声华著外台,还陪宗伯见多才。
垂绅已喜登廊庙,听履应宜位鼎台。
遥望旌麾云外去,俄惊旅榇峡中回。
九重紫诰隆褒赠,不独生荣死亦哀。
这首明代杨荣的《挽宋尚书》表达了对已故尚书的深深敬意和哀悼之情。首联“早有声华著外台,还陪宗伯见多才”赞扬了宋尚书早年的才华出众,不仅在朝廷外有显著声名,且在宗伯(高级官员)之位上展现出多方面的才能。颔联“垂绅已喜登廊庙,听履应宜位鼎台”进一步描述了尚书在朝廷中的地位,他的衣带垂绅象征着尊严,而他适合担任高层职务,暗示其能力与威望。
颈联“遥望旌麾云外去,俄惊旅榇峡中回”描绘了尚书离世的场景,原本期待他在仕途上继续辉煌,却突然听到他去世的消息,令人震惊,尤其是他旅途中的棺木被送回,更显凄凉。尾联“九重紫诰隆褒赠,不独生荣死亦哀”表达了对尚书生前荣耀的肯定,死后也得到朝廷的高规格追赠,但这种荣誉无法弥补失去他的哀痛。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赞美了尚书的一生功绩,又表达了对他的惋惜和哀思,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缅怀。
曲栏低,深院锁。人晚倦梳裹。
恨海茫茫,已觉此身堕。
可堪多事青灯,黄昏才到,更添上、影儿一个。
最无那。纵然著意怜卿,卿不解怜我。
怎又书窗,依依伴行坐。
算来驱去原难,避时尚易,索掩却、绣帏推卧。
清流平远,行旌隐约,楼头望眼应真。
湖海壮游,琴书雅兴。当年一舸轻分。羁思感鲈莼。
正荻花卷雪,鸥鹭惊群。
桂楫兰桡,一帆风色趁归云。飘飘片影轻翻。
带重湖雨色,湘浦波痕。
心旆共悬,愁思并系,曾消几度朝昏。兰泽有芳荪。
算扣舷咏啸,谁吊忠魂。
忽忽斜阳,半钩新月映衡门。
风吹败叶,冷翠乱烟,脉脉素云天暮。
闷倚阑干,难遣别时心绪。记花前、携手当年路。
剩岑寂、深苔曲径,怕寻旧日游处。秉烛情何许。
叹锦箧空留,断肠诗句。待展云笺,独自懒吟愁赋。
向孤灯、憔悴浑无语。
听院外、声声蟋蟀,伴离人清苦。
瑶阶怅望多时,见月上林梢,绣帘轻护。
是谁又遣,琼花来自,玉塘深处。
胆瓶重拂拭,奈前度、仙云留不住。
问昨夜、独立瑶池,可有别情离绪。
小园弱柳萧疏,弄万种柔情,共人凝伫。
渐秋深也,袖寒娇褪,翠消红误。
西风吹不断,怕艳魄、凋零和恨去。
剩白石、惜到红衣,冷吟秀句。
涂香晕色,腻粉团酥,产瑶池仙境。
梅风乍拂,看六出、差与雪花相近。
晶盘贮水,常伴得、玉纤清润。
笑绮窗、对此同心,也算合欢蠲忿。
朝凉恰好梳头,称蝉翼轻分,斜压云鬓。
菱花月满,钗朵重、不减旧时丰韵。
多情蛱蝶,又栩栩、飞来相并。
误几回、梦醒纱橱,寻遍小屏山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