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阶怅望多时,见月上林梢,绣帘轻护。
是谁又遣,琼花来自,玉塘深处。
胆瓶重拂拭,奈前度、仙云留不住。
问昨夜、独立瑶池,可有别情离绪。
小园弱柳萧疏,弄万种柔情,共人凝伫。
渐秋深也,袖寒娇褪,翠消红误。
西风吹不断,怕艳魄、凋零和恨去。
剩白石、惜到红衣,冷吟秀句。
瑶阶怅望多时,见月上林梢,绣帘轻护。
是谁又遣,琼花来自,玉塘深处。
胆瓶重拂拭,奈前度、仙云留不住。
问昨夜、独立瑶池,可有别情离绪。
小园弱柳萧疏,弄万种柔情,共人凝伫。
渐秋深也,袖寒娇褪,翠消红误。
西风吹不断,怕艳魄、凋零和恨去。
剩白石、惜到红衣,冷吟秀句。
这首清代苏穆的《西湖月·十八夜,陶谷又赠荷花》描绘了一幅月夜荷花的画面。诗人站在瑶阶之上,长久地凝望,只见月光洒在林梢,绣帘轻轻掩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他惊讶地发现,仿佛是仙子派遣,一株琼花从玉塘深处飘然而至,但那如仙云般的美,却未能留住。
诗人回忆起昨晚独自在瑶池边,是否也有别样的情感涌动。小园中的弱柳在秋风中摇曳,虽萧疏却柔情万种,似乎与人一同沉浸在深深的思绪中。随着秋天的加深,花儿的娇颜逐渐褪去,绿叶转黄,红花凋零,让人不禁生出哀愁与遗憾。
西风无情,吹落了花朵,也吹散了诗人的心绪。他担心这美丽的荷花会带着他的遗憾和哀愁一同消逝。最后,他只能独自欣赏那洁白的石头和残存的荷花,借以寄托冷清的吟咏,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惋惜。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