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赤精石流丹,巢繇服之生羽翰。
太玄赨黄作杯好,持酌酥醪颜不老。
此杯不是芙蓉砂,君应得自神仙家。
杯名甚美名紫霞,雄黄一朵雕桃华。
连枝带叶大如掌,色似夭桃花两两。
白石床中无此丹,此杯乃是丹干长。
君今为寿见君情,自此觥船不用擎。
百花仙酝频催酿,与尔林中日日倾。
山之赤精石流丹,巢繇服之生羽翰。
太玄赨黄作杯好,持酌酥醪颜不老。
此杯不是芙蓉砂,君应得自神仙家。
杯名甚美名紫霞,雄黄一朵雕桃华。
连枝带叶大如掌,色似夭桃花两两。
白石床中无此丹,此杯乃是丹干长。
君今为寿见君情,自此觥船不用擎。
百花仙酝频催酿,与尔林中日日倾。
这首《紫霞杯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以“紫霞杯”为载体,描绘了一幅充满神话色彩的饮酒图景。
首先,“山之赤精石流丹,巢繇服之生羽翰。”开篇即以赤精石的丹红之色和巢繇服食后生出羽翼的传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充满想象力的氛围。赤精石象征着神奇的力量,巢繇则代表了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两者结合,预示着紫霞杯将带来非凡的魔力。
接着,“太玄赨黄作杯好,持酌酥醪颜不老。”描述了紫霞杯的制作材料和功能,太玄赨黄的色泽使得杯子本身便具有了神奇的魅力,而通过它饮下的酥醪(一种醇厚的酒)能够让人容颜不老,进一步强化了紫霞杯的神奇属性。
“此杯不是芙蓉砂,君应得自神仙家。”指出紫霞杯并非凡物,而是来自神仙之地,暗示其拥有超凡脱俗的力量。接下来,“杯名甚美名紫霞,雄黄一朵雕桃华。”赞美了紫霞杯的名字,同时通过“雄黄一朵雕桃华”的形象描绘,进一步丰富了杯子的视觉效果,使其更加生动、美丽。
“连枝带叶大如掌,色似夭桃花两两。”继续描述紫霞杯的外观细节,强调其独特的形状和颜色,仿佛是大自然中生长的奇异植物。这种精细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也增强了紫霞杯作为艺术品的特质。
“白石床中无此丹,此杯乃是丹干长。”通过对比,强调紫霞杯的独特之处,即使在白石床上也无法找到与其相媲美的丹药,进一步突出了其珍贵和神奇。
最后,“君今为寿见君情,自此觥船不用擎。百花仙酝频催酿,与尔林中日日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是百花仙酿还是日常的聚会,都能与友人共享欢愉,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紫霞杯的神奇魅力,也蕴含了对友谊、长寿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作品。
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
吁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
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
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一读已自怪,再寻良自疑。
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
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昨者到京城,屡陪高车驰。
周行多俊异,议论无瑕疵。
见待颇异礼,未能去毛皮。
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巘。
归来戎马间,惊顾似羁雌。
连日或不语,终朝见相欺。
乘闲辄骑马,茫茫诣空陂。
遇酒即酩酊,君知我为谁。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
寡妻无子息,破宅带林泉。
冢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
故人相吊后,斜日下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