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行歌》
《太行歌》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上客坐高堂,听仆歌太行。

六岁从先公,骑马出晋阳。

遥循厚土足,忽上天中央。

但闻风雷声,不见日月光。

狐兔绕马蹄,虎豹嘷树傍。

衡跨数十州,四面殊封疆。

童心多惊慄,壮气已飞扬。

自来江南郡,佳丽称吾乡。

邈哉雄豪观,寤寐不可忘。

人生非太行,耳目空茫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ixíng
míng / zhùyǔnmíng

shàngzuògāotángtīngtàixíng

liùsuìcóngxiāngōngchūjìnyáng

yáoxúnhòushàngtiānzhōngyāng

dànwénfēngléishēngjiànyuèguāng

ràobàoháoshùpáng

héngkuàshùshízhōumiànshūfēngjiāng

tóngxīnduōjīngzhuàngfēiyáng

láijiāngnánjùnjiāchēngxiāng

miǎozāixióngháoguānmèiwàng

rénshēngfēitàixíngěrkōngmángmáng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所作的《太行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绘了作者年轻时跟随先父游历太行山的壮丽景象。诗中通过描绘高堂听歌、骑马穿越晋阳、攀登险峻太行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敬畏和少年时期的冒险精神。风雷之声与日月之光的隐没,以及环绕马蹄的狐兔和虎豹,都烘托出太行山的雄浑与神秘。

"童心多惊慄,壮气已飞扬"两句,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大自然的壮丽与未知时,既感到惊惧又充满昂扬的斗志。随后,他将江南的美景与太行的雄伟进行对比,强调故乡的秀丽,同时也流露出对太行雄豪景象的深深怀念,认为人生若能如太行般壮阔,眼界自会开阔。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个人经历展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其二

早从师读易乾元,晚乃微探性命源。

道在一前包宇宙,心无二处契羲轩。

行将死矣依先冢,即合归欤理故园。

二十馀年复韦布,人生焉用两朱轓。

(0)

初夏六首·其二

梅熟枇杷肥,山寒更衲衣。

爨童锄菜去,饥雀入厨飞。

湖海归来晚,亲朋乱后稀。

可容无定力,事事与心违。

(0)

次韵俞好问庆予七十

固穷早类从心孔,懒读今如便腹边。

时制堪惊小戴记,初筵敢拟卫公篇。

云何此老偏令寿,其或斯文遂有传。

见一庵前碧溪在,花瓢归饮许仙泉。

(0)

次韵方去言用予喜归韵见寄三首·其一

秋高亲见老崖来,险阻嵚崎付一杯。

万古悬知名不夜,九泉谁免骨为灰。

轻鸥熟与风波狎,劲柏宁资粪壤栽。

却笑诸儿浪生死,大都暮落枉朝开。

(0)

立夏明日行园无客五首·其二

春来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朱笔点诗垂欲困,黄鹂啼树急须听。

沾沙不湿收微雨,倚柱无言立小亭。

芒屦犒僮人一緉,为耘恶草莫教青。

(0)

用韵送唐师善归九仙二首·其二

李长庚愿识荆州,马伏波今愧少游。

古道直能胶凤觜,官身焉取烂羊头。

苦心文字雕奇劂,遁世林峦擅僻幽。

鹤竹蜂花有家法,唐瓢更向外人求。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