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尘清亭·其二》
《题尘清亭·其二》全文
明 / 韩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一尘不到草亭深,雅称秋台铁石心。

星聚衣冠占太史,风流觞咏继山阴。

柑分低树和烟摘,酒出行厨带月斟。

宾主淹留归路晚,满天风露夜沈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画面,以"尘清亭"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独特感受。"一尘不到草亭深",写出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仿佛远离尘嚣,只有自然的气息。"雅称秋台铁石心",则借秋台之名,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品格,如同铁石般坚定。

"星聚衣冠占太史",运用典故,暗示文人雅士聚集,如同群星璀璨,才华横溢,又暗指太史官记录历史的职责,寓含着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风流觞咏继山阴",进一步强调了文人墨客的风雅之气,他们饮酒赋诗,追慕东晋名士山阴之游的风流韵事。

"柑分低树和烟摘,酒出行厨带月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邀请宾客在月光下采摘柑橘,共饮佳酿,营造出温馨而诗意的氛围。

最后两句"宾主淹留归路晚,满天风露夜沈沈",写出了宾主尽欢,时间已晚,但仍未尽兴,归路上满是风露,夜晚深沉而寂静,更显出聚会的浓厚情感和美好时光。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文人雅集,表达对高尚品格和风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的诗篇。

作者介绍
韩雍

韩雍
朝代:明

(1422—147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猜你喜欢

松江歌送吴宿威太守

松江之水清若空,松江之流浩无穷。

西起太湖东距海,馀波直去通瀛蓬。

桑麻黍稌夹两岸,极目四望烟云重。

横塘直浦一百二十交灌注,往往云雨兴蛟龙。

自从神禹来,图牒朗昭融。

孙龙肇启号,伯言继疏封。

李唐作邑元建郡,遂与三吴齐长雄。

圣朝疆域遍四海,岁事半资苏与松。

诸贤经济各有以,蘋藻独荐双崖翁。

我生不及际全盛,尚见诸仓盈济农。

何人巧作忧民计,颠倒簿领资顽凶。

徵科岁滋储廪竭,对面无地寻窠踪。

前年己巳及庚午,诸湖积雨江发洪。

流尸塞道官束手,有识仰面吁苍穹。

张公复始喻公赞,五年补葺无遗功。

衢槐未成京兆死,拦街竹马悲儿童。

使君五马今复东,江头父老情喁喁。

望君不来待君久,眼中几见旌旗红。

老人有怀言莫通,我歌松江写其衷。

歌声有竟情莫终,总在使君心耳中。

呜呼安得此江还似双崖日,归钓鲈鱼作野翁。

(0)

予既赋京城见鲈有晓之者曰此名大口鱼北州素有似鲈而实非也昔人谓蟛蜞为蟹予何以异焉乃叠前韵

鲤质嘉鱼又鲫肌,从来物类有相疑。

纤鳞俨带三江色,巨口都将一字移。

张翰此时成独笑,陆佃当日未曾知。

蘼芜杜若参差地,更在诗人细入思。

(0)

丙子元日示云孙时其弟应芝将晬阳寅辰录四·其三

阳孙今日已成立,诸弟荆花共一丛。

凭仗春风好培养,并将书笔继衰翁。

(0)

旧有诵十二月吴江竹枝歌者戏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诗成梦乘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儿杜姓者同行论处世之道甚悉·其七

七月吴江斗巧天,鸡头菱角綵楼前。

青裙荡桨谁家女,独自中流唱采莲。

(0)

次韵马文明光禄和冯子佩雨中观莲

山花何如水花洁,江乡又作三年别。

银潢一派写秋光,绿浪红云几明灭。

孤标不藉阑槛护,皓质岂因泥滓涅。

江梅冲寒面如玉,岩松积岁髯疑铁。

清严淑丽各有态,根性已是多生结。

铜池碧影落天镜,东轩未到吾能说。

一泓便有五湖意,造物信可儿童窃。

翠盘跳珠散凉雨,梦回晓枕声未绝。

恍疑误入水仙府,万队红妆拥旌节。

鉴湖终期明主赐,云锦只恐天机撤。

书生俭算亦有计,胜赏直与吟诗折。

(0)

题孙丹霞小景

拂空翠盖摇双桐,桐阴袅袅来天风。

仙山秋日如春融,琪花瑶草长丰茸。

道人晏坐侍青童,玉尊缥醴清若空。

洪厓有约浮邱公,青禽误集东皇宫。

飙轮西来滞瀛蓬,停觞思入虚无中。

皇览揆予始鸿濛,五十四载遗尘踪。

玄纲袖领繄尔宗,馀事复到临池工。

良常西麓新宫崇,金书玉刻腾蛟龙。

幼霞回首玄卿翁,人间天上将无同。

蟠桃正熟火枣红,水边处处黄花丛。

青山隐隐云重重,归来何时寻赤松。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