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质嘉鱼又鲫肌,从来物类有相疑。
纤鳞俨带三江色,巨口都将一字移。
张翰此时成独笑,陆佃当日未曾知。
蘼芜杜若参差地,更在诗人细入思。
鲤质嘉鱼又鲫肌,从来物类有相疑。
纤鳞俨带三江色,巨口都将一字移。
张翰此时成独笑,陆佃当日未曾知。
蘼芜杜若参差地,更在诗人细入思。
这首明代顾清的诗描绘了一种名为"大口鱼"的鱼类,它与鲈鱼相似但并非同类。诗人通过"鲤质嘉鱼又鲫肌"来赞美其优良的质地,暗示其鱼肉品质像鲤鱼和鲫鱼般鲜美。"纤鳞俨带三江色,巨口都将一字移"进一步描绘了它的特征,鳞片细腻且带有江水般的色彩,大口仿佛能一口吞下一字,形象生动。
诗人引用张翰和陆佃的典故,表达对这种鱼的独特见解。张翰因鲈鱼而引发思乡之情,而陆佃可能未曾留意到这种鱼的独特之处。最后,诗人提到蘼芜和杜若这两种香草,暗示大口鱼或许也有其独特的香味,留给诗人和读者深入品味和思考的空间。
整首诗以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于美食和文化意象的深入挖掘。
清邵才高云与机,林间文会忽相违。
南中草木正黄落,或羡冥鸿两两飞。
五朝大老今谁是,晓月长庚可怆然。
王某曾当挥制日,伏生将及授书年。
雁峰去就朱轮养,台岭归从白布缠。
秩视冢司优赠典,夜台光宠射穹躔。
归路番禺远,蛮乡岛屿经。
天黄春有瘴,海黑夜无星。
北帖船中看,南歌枕上听。
遥知到家日,蜩响荔枝青。
风流不独占才名,水镜冰壶表里清。
千里溪山娱暇日,一天风雨送秋声。
饱聆玉屑霏谈麈,灿睹骊珠出管城。
卧辙遮留能几日,捲帘烟景若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