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
可怜夜久月中行,惟有坛边一枝竹。
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
可怜夜久月中行,惟有坛边一枝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超然。开篇"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设定了一种神秘而又安详的氛围,诗人仿佛随着云朵步入一个与世隔绝的幽深之地,在那里受到一位修行者——青牛道士的款待。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对人类情感的包容,更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净化的一种向往。
"可怜夜久月中行,惟有坛边一枝竹"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夜晚漫长,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行走,但这种美丽的孤独之旅却只有旁边那一支竹子作伴。这不仅凸显了竹子的坚韧与孤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弱的观察和感悟。竹子在这里似乎成为了诗人精神世界的一种象征,既有着美好又带着些许哀伤。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境深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独特情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三月三十日,千花馀牡丹。
莫辞连夜剪,犹得及春看。
银烛浅深间,金瓶高下安。
洛中全盛日,见说大如盘。
清明冲节是身谋,御史郎官不肯留。
回首轩裳双脱屣,放怀天地一轻沤。
卞云苕月柴门静,菱雨蘋风野艇秋。
仰羡冥鸿空自愧,区区图报未知休。
祖帐西郊道,川原画阁临。
烧痕经雨活,树色入溪深。
斜日明春态,孤云感客心。
何人知别意,重把酒杯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