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琏》
《送僧琏》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释从白云来,衣上白云湿。

借问来何勤,道师碑未立。

文言予岂能,孝节尔谁及。

却返旧山中,猿啼暮风急。

(0)
鉴赏

这首诗《送僧琏》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僧侣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哲理。

首句“释从白云来”,开篇即以“释”字点明僧侣的身份,接着以“白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僧人仿佛是从云中而来,衣裳沾染着白云的湿润,既表现了僧人的清高与超然,也暗示了其修行的纯净与深邃。

“借问来何勤,道师碑未立。”这两句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对僧侣修行之勤勉的赞叹。僧人之所以如此勤勉,是因为他心中有未完成的使命——为道师立碑,这不仅体现了僧侣对于道义的追求,也暗含了对传承与弘扬佛法的重视。

接下来,“文言予岂能,孝节尔谁及。”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自谦自己无法达到僧侣的境界,无论是文采还是孝顺节俭的品德,都难以与僧侣相比。这种谦逊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僧侣高尚品质的敬仰与向往。

最后,“却返旧山中,猿啼暮风急。”诗人想象僧侣返回山中的情景,山中猿猴的啼声与傍晚急促的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这一场景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暗示了僧侣归隐山林、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侣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修行、慈悲、自然与超脱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
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0)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
待歌凝立翠筵中。
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漾空。
莫翻红袖过帘栊。
怕被杨花句引、嫁东风。

(0)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0)

一斛珠·晚妆初过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0)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人生愁恨何能免?
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
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0)

捣练子令·云鬟乱

云鬟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