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楼有怅二首》
《登楼有怅二首》全文
清 / 洪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海上浮云漠漠开,萧条人事叹登台!

谁将玉斧黎河划,竟使金牛蜀道来!

南北烽烟沈白日,东西山水起黄埃。

不堪踪迹如王粲,我欲伤时赋「七哀」!

(0)
鉴赏

此诗《登楼有怅二首》以登楼所见引发感慨,描绘了一幅苍凉悲壮的画面。首句“海上浮云漠漠开”,以海上的浮云比喻世事变幻莫测,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辽阔而迷茫的氛围。接着“萧条人事叹登台”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感叹,登高望远,却只见一片萧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谁将玉斧黎河划,竟使金牛蜀道来!”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玉斧划河和金牛助蜀道,象征着人为的力量可以改变自然,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更迭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是谁用玉斧划开了黎河,让金牛助成蜀道,引申出对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的深思。

“南北烽烟沈白日,东西山水起黄埃。”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乱和动荡的社会景象,烽火连天,白日黯淡;山水间尘土飞扬,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强烈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不堪踪迹如王粲,我欲伤时赋「七哀」!”引用了东汉末年诗人王粲的典故,王粲因战乱流离失所,其作品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诗人自比王粲,表达了自己在动荡时代中的彷徨与痛苦,以及想要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哀叹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洪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哀管生永叙

落叶风喧夕,啼鸦柏冷霜。

如何悼亡客,还有丧予伤。

岳径云藏雪,洋泉月引凉。

培兰将九畹,鍊镜巳三商。

带草先摧绿,传灯独秉光。

思深千里驾,望属百身良。

煜煜芝房折,悠悠蒿里长。

紫囊悲太傅,缃帙冷中郎。

春谷江流远,南云塞路荒。

人情谁剑挂,天道岂弓张。

交绝怜东里,狂歌问子桑。

贡生空委佩,鲍叔未分粻。

笛咽山阳馆,琴残子敬床。

宁知哀九辩,不及待沈湘。

(0)

立冬后连日得雨,十九叠韵东伯瑶,兼寄兰史、晓沧、菽园

北风吹海海云舞,龙睡难酣起行雨。

南人无语北人语,争诧邯郸铁牌古。

谁知龙德通天人,芃芃原麦生小春。

市头饼价行锐减,定许一饱诗穷身。

霖雨苍生在遭遇,何用苦吟珠玉句。

即看天上来风云,中原未退真王气。

(0)

白鹊

皎皎雕陵鹊,南飞送喜鸣。

贡珍宁玉抵,安素易巢成。

山月闻声晓,天河渡影清。

不群名自噪,多恐太分明。

(0)

稚川手植梅枯久矣,拟就故处补植之·其一

仙根重植葛仙梅,花向仙山依旧开。

谁与鲍姑寄芳讯?满天香雪鹤归来。

(0)

忆上杭旧游·其六

各乡各族分房祖,各有家祠额字嵌。

龙虎朱竿狮白石,门前灯写大官衔。

(0)

白马乡有怀明义土赖若夫先生

万山之中小县耳,乃有须眉之男子。

山是大明山,水是大明水,明亡六年犹守此。

岂有若夫为不善,人自不识若夫豪杰士。

若先生者,乃能真不死。

忠孝节义名四旗,白马之乡良足纪,先生之风今未已。

噫嚱乎嗟哉!当时乃已神龙见首不见尾。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