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守卧犹治,冯郎发半华。
冥鸿方避弋,美玉已埋砂。
露湿铭旌重,风随挽绋斜。
九原无甚恨,嗣子善传家。
汲守卧犹治,冯郎发半华。
冥鸿方避弋,美玉已埋砂。
露湿铭旌重,风随挽绋斜。
九原无甚恨,嗣子善传家。
这首挽词描绘了一位逝去的郎中胡巨源的生平与品德。首句“汲守卧犹治”赞颂其勤勉不息,即使在休息之时仍心系政务,展现出其对工作的热爱与尽责。接着“冯郎发半华”则以冯郎的形象暗示胡巨源年岁渐长,岁月在他头上留下了痕迹,但并未影响其精神风貌。
“冥鸿方避弋,美玉已埋砂”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胡巨源比作高飞的鸿雁,虽能避开猎人的捕杀,却也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如同美玉深埋于沙石之中,才华未被世人所识。这里表达了对胡巨源虽有卓越才能却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
“露湿铭旌重,风随挽绋斜”描绘了葬礼的场景,露水打湿了墓碑上的铭文,显得格外沉重;微风吹动着挽歌的绳索,斜斜地飘扬,营造出哀伤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哀悼之情。
最后,“九原无甚恨,嗣子善传家”表达了对逝者无怨无悔的肯定,以及对其后代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其家风的期望。九原,古代传说中的死者居住之地,此处指逝者安息之所。这句话既是对逝者的安慰,也是对后人的寄语,希望他们能够铭记先辈的教诲,传承家族的美德。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对其品质的赞美,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人的期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和家族传承的重视。
淮海生人杰,翩翩第一流。
冰壶寒照夜,霜钺净含秋。
大树荣东国,甘棠匝上游。
苕溪频驻节,兰水半维舟。
五马追风电,双龙射斗牛。
新裁玄草社,旧咏白蘋洲。
器宇司空并,声华博望俦。
星芒朝帝阙,日彩扈神州。
下士输青睫,论交异黑头。
怀珠玄俗傲,抱璧卞和羞。
潦倒亲长铗,殷勤拂敝裘。
湖光芒履尽,江色布帆收。
肱在馀三折,肠回剧四愁。
孤诚悬海岱,片诺重山丘。
指顾排阊阖,参差侍冕旒。
黄金未央诏,行见出燕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