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帘十里,露重杨丝扶不起。
花月如烟,弦索声中忆往年。
东风甚处,燕子归时春已暮。
争似江潮,夜夜犹过廿四桥。
珠帘十里,露重杨丝扶不起。
花月如烟,弦索声中忆往年。
东风甚处,燕子归时春已暮。
争似江潮,夜夜犹过廿四桥。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以珠帘垂落、杨柳轻柔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露重杨丝扶不起"一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晨或夜晚露水凝重,连轻轻摇曳的柳丝都显得力不从心的情景。
接下来的"花月如烟,弦索声中忆往年",借花月的朦胧和悠扬的弦索乐音,勾起了词人对往昔时光的深深怀念。"东风甚处,燕子归时春已暮",春天将逝,燕子归来却已是晚春时节,寓言着岁月匆匆,时光易逝。
最后两句"争似江潮,夜夜犹过廿四桥"以江潮为喻,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繁华的向往和对当下宁静生活的感慨。江潮夜夜涌过廿四桥,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连续,而词人更愿沉浸在江潮的回忆中,不愿面对现实的春暮。
整体来看,这首《减字木兰花·题画》以画入词,借景抒怀,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下生活的微妙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