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根嶂前散乳玉,渺渺流杯尾相逐。
瀑布飞湍仅寻丈,莲花宛转宁九曲。
山阴兰亭千古稀,匡庐开先天下奇。
会得逍遥此中意,不须频与向禽期。
云根嶂前散乳玉,渺渺流杯尾相逐。
瀑布飞湍仅寻丈,莲花宛转宁九曲。
山阴兰亭千古稀,匡庐开先天下奇。
会得逍遥此中意,不须频与向禽期。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幽静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灵动。诗人以“云根嶂前散乳玉”起笔,将云雾缭绕的山峰比作散落的乳白玉石,形象地描绘出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渺渺流杯尾相逐”一句,以流水和酒杯的动态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水边的宁静与悠然自得的情境。
“瀑布飞湍仅寻丈,莲花宛转宁九曲”两句,对比了瀑布的壮观与莲花的柔美,瀑布虽短却气势磅礴,莲花虽小却姿态优雅,两者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大自然的丰富多样性。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欣赏。
“山阴兰亭千古稀,匡庐开先天下奇”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名胜之地——兰亭与庐山,强调了这些地方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与非凡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文化辉煌的追忆与敬仰。
最后,“会得逍遥此中意,不须频与向禽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认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心灵可以得到真正的释放与愉悦,无需频繁地寻找外在的伴侣或追求,因为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伴侣与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梁鸿终会稽,尧夫老雒阳。
生卒异厥处,达人何慨慷。
我本游汗漫,野鹤共翱翔。
今年六十九,鬓发同秋霜。久?厌世日,随地为坎藏。
烟云开翣旐,星月悬灯光。
形骸虽垒块,神气任徜徉。
慎勿泥世俗,启土携归乡。
生既耽五岳,死岂恋一方。
携归失我意,泉下徒悲伤。
此心常耿耿,鉴之有穹苍。
作诗比遗令,小子永勿忘。
云中太守何翩翩,归来但扫落花眠。
落花坛临孟津口,白岸苍波称钓叟。
门前车马又纷纷,此翁惟视南天云。
云里高台已如扫,风前冶苑徒空闻。
空闻金埒随山溜,复道丰阡成野堠。
已令饥鹤调中悲,不放斯獒草头走。
洛中胜事先自知,塞上风烟那复为。
冷泉浇竹离披长,听与檀郎写《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