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玉笥山投龙洞》
《登玉笥山投龙洞》全文
宋 / 罗与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扪萝入幽谷,眼界益峥嵘。

石壁断人迹,泉流间鸟鸣。

日高云未散,秋晚草犹荣。

坐久无归意,悠然世念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shāntóulóngdòng
sòng / luózhī

ménluóyōuyǎnjièzhēngróng

shíduànrénquánliújiānniǎomíng

gāoyúnwèisànqiūwǎncǎoyóuróng

zuòjiǔguīyōuránshìniànqīng

注释
扪萝:摸索着藤蔓。
峥嵘:形容山势险峻或景色壮观。
石壁:坚硬的岩石峭壁。
日高:太阳升得很高。
秋晚:秋季的傍晚。
坐久:长时间坐着。
悠然:悠闲自在。
世念:世俗的忧虑和想法。
翻译
我攀援着藤萝深入幽深山谷,眼前的景色更加壮丽。
岩石峭壁上几乎没有人行走的痕迹,只有泉水声中偶尔传来鸟儿的鸣叫。
太阳升高但云层仍未消散,虽已秋末但草木依然茂盛。
我坐在这里时间久了,竟忘了回去,世间纷扰仿佛都变得淡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与之所作的《登玉笥山投龙洞》,描绘了作者独自攀登山中之路,进入深邃的幽谷之景。"扪萝入幽谷"形象地展现了他手扶藤蔓,踏入山谷的场景,显得神秘而宁静。"眼界益峥嵘"则写出随着深入,视野愈发开阔壮丽。

"石壁断人迹,泉流间鸟鸣"两句,通过描绘石壁阻隔了人的踪迹,只有清泉流水声和鸟儿的鸣叫,传达出山谷的荒寂与生机,给人以空灵之感。"日高云未散"点明时间已过,但天空中的云彩仍未消散,增添了山谷的朦胧美。

"秋晚草犹荣"暗示虽已秋凉,但草木依然繁茂,显示出大自然的生命力。最后两句"坐久无归意,悠然世念轻"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这份宁静中,忘却尘世烦恼,心境变得淡泊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笥山龙洞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山水诗。

作者介绍

罗与之
朝代:宋

罗与之,字与甫,螺川(今江西吉安县)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本集卷一《下第西归》),遂弃去,浪迹江湖间。其诗为刘克庄称赏。有《雪坡小稿》二卷。 罗与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雪坡小稿》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本(简称江湖集)、顾氏读书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并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猜你喜欢

念奴娇·其四

当年豪放,况朋侪俱是,一时英杰。

逸气凌云,佳丽地、独占春花秋月。

冶叶倡条,寻芳选胜,是处曾攀折。

昔游如梦,镜中空叹华发。

邂逅萍梗相逢,十年往事,忍尊前重说。

茂绿成阴春又晚,谁解丁香千结。

宝瑟弹愁,玉壶敲怨,触目堪愁绝。

酒阑人静,为君肠断时节。

(0)

鹧鸪天·其二

山色初晴翠拂云。画桥流水碧粼粼。

一尊不尽登临兴,归及西湖二月春。

班缀旧,诏除新。稳看腾踏上星辰。

回头却望尘凡处,应记尘凡有故人。

(0)

望江南二首·其一送黄冕仲知福唐

无诸好,方面镇全闽。

千骑泛云归洞府,三山明玉外风尘。依约是蓬瀛。

贤刺史,龙虎檀香名。

金花已传当日梦,锦衣聊慰故乡情。和气万家春。

(0)

孤雁

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

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

(0)

登岳阳楼

洞岳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霜风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0)

题洪内翰爽榭

雾阁云窗天外安,悬知幽趣胜人间。

帘栊夜月浮银海,桃李春风醉玉山。

自笑红尘无暇日,浪凭清梦觅商颜。

何如飞佩随君后,细看匡庐紫翠鬟。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