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阳孝本游翟家湾书院二首又一绝·其三》
《次韵阳孝本游翟家湾书院二首又一绝·其三》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谩誇三岛冠灵鳌,咫尺龙冈去靡劳。

若使南阳人独卧,风云宁隔海山高。

(0)
翻译
徒然夸赞自己像三岛之冠超过灵鳌,距离龙冈虽近却毫不费力。
如果让诸葛亮独自隐居在这里,即使是风云变幻,也无法阻隔他如海山般的才智和声望。
注释
谩誇:空自夸耀。
三岛冠灵鳌:比喻超群出众的地位。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龙冈:可能指代一个有威望或才华之地。
去靡劳:前往毫不费力。
若使:假如。
南阳人:指诸葛亮,他曾隐居在南阳。
风云:象征时势或机遇。
宁:岂能。
隔:阻隔。
海山:比喻难以逾越的困难。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谩誇三岛冠灵鳌”,这里的“三岛”可能指的是海中孤立的山峰,被誉为神仙所居之地,“灵鳌”则是传说中的神兽,能承载山峰。整句话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咫尺龙冈去靡劳”,“咫尺”可能形容距离的近似,而“龙冈”往往与仙境联系在一起,“靡劳”则是一种轻松自如的情态。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尘世、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

“若使南阳人独卧”,这里的“南阳人”可能指的是隐逸之士,“独卧”则意味着一个人静享宁静的时光。诗人设想,如果能够让这样的隐者独自安眠,那么风云也就不会打扰到这份宁静了。

“风云宁隔海山高”,这句话进一步强化了上一句的意境,“风云”象征着世间的纷争和变幻,而“宁隔海山高”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仿佛诗人希望通过自然界的阻隔来维持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深切愿望。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覆釜湖边雪压尘,数枝林外已先春。

尽将七泽清霜气,洗出姑山绰约身。

(0)

绝句九首·其二

树头三唱鸡宾日,门外斜行雁寄书。

十月江城霜霰薄,满山林叶乱蓝朱。

(0)

春日怀淮阳六首·其二

灵通禅刹古丛林,永日惟闻钟梵音。

阅世兴亡千室佛,百年风雨古墙金。

(0)

青桐道中值雨凡数里舟行久之颇有江湖之思二首·其一

系马操舟问楫师,却疑淮口挂帆时。

人间迁改何须问,便作江湖未可知。

(0)

自上元后閒作五首·其四

灯火人家夜不收,三更明月过南楼。

风烟随处自能乐,何事客心还独愁。

(0)

正月十八日四首·其四

山下书生业读书,荻篱葛蔓避人居。

最怜无奈穷耽酒,时遣羸童致一壶。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