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的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过去繁华时期的怀念和哀伤之情。
“梦泽悲风动白茅”一句,以梦泽为背景,设定了一个萧瑟秋天的意境。悲风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哀愁。白茅在这里可能代表着荒凉与凋敝,是对过往繁华的反衬。
“楚王葬尽满城娇”这句,则直接点出了历史的沉重。楚王的陵墓占据了整个城市,城市中充斥着过去的繁华和权力,而现在却只剩下陵墓,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时间流逝与历史沧桑。
“未知歌舞能多少”这里,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欢乐场景数量的无从得知,也隐含着对那些已经消失的繁华生活的怀念。歌舞在古代通常是盛宴和庆典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现在却只剩下回忆。
“虚减宫厨为细腰”这句则更加深入人心,通过描写后宫佳人的节食以保持纤细的腰身,来反映出当时后宫生活的奢侈与空虚。宫厨原本应当是丰盛的,现在却被“虚减”,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过度奢华的批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自然景象和后宫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时代变迁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情怀。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将个人的哀愁与历史的沉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情感色彩的意境。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
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
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
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
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裘。
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
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
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