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辰二月六日作》
《戊辰二月六日作》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事随时去似飞澜,具眼应须以道观。

汤武交争棋里见,唐虞气象瑟中看。

寄情物外吟差乐,回首尘间意久阑。

多一月春还过半,先生随分老溪干。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戊辰二月六日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首联“事随时去似飞澜,具眼应须以道观”,以“飞澜”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同急流般迅速,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紧迫感。同时,“具眼应须以道观”则表达了观察事物应当从道德和哲学的高度出发,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道德准则的重视。

颔联“汤武交争棋里见,唐虞气象瑟中看”,通过将历史事件比作棋局和音乐,巧妙地展示了历史进程中的冲突与和谐。汤武代表了战争与变革,而唐虞则象征着和平与理想社会。诗人在这里暗示,尽管历史充满了斗争,但最终仍能展现出理想的社会状态,如同音乐中和谐的旋律。

颈联“寄情物外吟差乐,回首尘间意久阑”,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感追求。在远离尘世的环境中,诗人通过吟诵诗歌获得了内心的愉悦,同时也反思了尘世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压力,流露出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多一月春还过半,先生随分老溪干”,以春天的流逝为喻,感叹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同时,诗人自称为“先生”,并表示自己像溪边的老者一样,随遇而安,表达了对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戏答李伯襄·其二

暖风微雨昼迷冥,深院无人处处莺。

未必诏华从此掷,不须愁怨却悲鸣。

(0)

戏为友人题鸳鸯图赠女道士·其八

身前身后总茫如,跨鹤骖鸾路有馀。

安得随君化鸳侣,双双来往步清虚。

(0)

山斋煮茶·其二

四月穿绵五月裘,由来片月喘吴牛。

那应别有清凉界,七碗乘风到上头。

(0)

书闷因寄襄武伯襄二子

高秋不尽客愁宽,咫尺山楼一晤难。

我已伤心惊往事,君还良夜忆清欢。

歌来白玉魂堪断,哭罢青山泪未残。

一片灞陵驴上月,几时携手雪中看。

(0)

午日同有开龙友诸子饮瑞虞点石斋席上赋四首·其三得森字

乘兴开樽竹树林,亭前风雨昼萧森。

幽怀转向三闾尽,沥胆犹堪二子深。

节序怀中青玉案,岁明山上白云心。

可知一片英雄泪,不读离骚亦满襟。

(0)

登拱北楼

地灵神物护,天阔海云长。

五岭衣冠气,三城日月光。

凭高临渺渺,迥立尽苍苍。

极目关山北,瞻云意不忘。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