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昭上人房》
《题昭上人房》全文
唐 / 皇甫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沃州传教后,百衲老空林。

虑尽朝昏磬,禅随坐卧心。

鹤飞湖草迥,门闭野云深。

地与天台接,中峰早晚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oshàngrénfáng
táng / huángrǎn

zhōuchuánjiàohòubǎilǎokōnglín
jìncháohūnqìngchánsuízuòxīn

fēicǎojiǒngményúnshēn
tiāntáijiēzhōngfēngzǎowǎnxún

翻译
在沃洲传教之后,那座古老的树林只剩下了百衲僧人。
他日复一日地忧虑着,只有钟磬声陪伴他的禅修,无论坐或卧都沉浸在禅心之中。
白鹤飞翔在湖边草地上,显得格外遥远,山门紧闭,野外的云雾深深沉沉。
这个地方仿佛与天台山相连,早晚我都会去寻找那中峰的踪迹。
注释
沃州:古代地名,指沃洲山。
百衲:形容僧人的破旧衣物,象征简朴生活。
空林:空寂的树林,形容僧人离去后的寂静。
虑尽:忧虑尽除。
朝昏磬:早晚敲响的钟磬,表示僧人的日常修行。
禅随坐卧心:禅定伴随日常生活,不分昼夜。
鹤飞湖草迥:白鹤在湖边草地自由飞翔。
门闭:山门紧闭,暗示隐居生活。
野云深:深远的野外云雾,描绘环境的宁静。
地与天台接:地理位置接近天台山。
中峰早晚寻:早晚都会去寻找山中的中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沃州传道后,退隐于山林之中,过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百衲老空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归属感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虑尽朝昏磬"则是说修行者早晨起床时心无杂念,只有禅定之心,随遇而安,不为世事所扰。

接下来的两句"鹤飞湖草迥,门闭野云深"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和修行者的隐居生活。鹤在湖面上自由飞翔,而房前房后的草木已长得很高,显示出一种久未打理的荒芜景象。同时,"门闭野云深"则是说修行者关闭了尘世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让心灵更加深远。

最后两句"地与天台接,中峰早晚寻"表达了一种宇宙观和精神追求。"地与天台接"意味着人与宇宙的融合,而"中峰早晚寻"则是说修行者无论早晚,都在山中的中峰处寻找心灵的宁静和超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寄托与自然融合的人生追求。

作者介绍
皇甫冉

皇甫冉
朝代:唐   字:茂政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生辰:公元717年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猜你喜欢

晚菊·其二

渐转南天气,冬来寒不知。

非关幽菊晚,自是肃霜迟。

瘦弱全生叶,芬芳半在枝。

苦心成数本,培植学场师。

(0)

答赠程虞三·其二

作客来吾越,诗歌迥不同。

开元南海体,正始曲江风。

唱和勤观察,声华助主公。

月明开幕饮,不遣酒尊空。

(0)

答汪晋贤·其四

咫尺扶胥口,期君鼓枻来。

蜇花渔父菜,螺钿海人杯。

老更逢三益,愁应解七哀。

故人怀槜李,同把玉琴开。

(0)

送高固斋·其一

海内文章伯,而今复有君。

端溪来采砚,自割水岩云。

天地与神物,图书垂大勋。

精华时沐浴,日月使氤氲。

(0)

赠某广文

已谢师儒事,殷勤尚在公。

东山棋局外,北海酒尊中。

白发虽难老,黄芝亦养蒙。

贤劳谁得似,日事尉佗宫。

(0)

哭蔡二西·其四

故国频兴废,徒伤命不辰。

无能回白日,得死即长春。

沟壑难留汝,江山易属人。

英雄多鬼伯,催促作黄尘。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