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道院·其二》
《南道院·其二》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林外方塘塘外山,洞门高下锁烟鬟。

藤阴满院闻蝉语,云气当轩待鹤还。

绝妙文心惟曲折,最难仙福是清閒。

海天归去犹留梦,他日相思浩渺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林外方塘塘外山",以叠词和空间的跳跃,展现出山峦环绕、池塘静谧的自然景观。"洞门高下锁烟鬟"则通过比喻,将山势比作女子的发髻,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秀美与神秘。

接下来的两句"藤阴满院闻蝉语,云气当轩待鹤还"进一步深化了意境,藤蔓的浓荫中传来蝉鸣,暗示着夏日的生机与宁静;云气缭绕在轩前,仿佛在期待仙鹤的归来,增添了超凡脱俗的气息。

诗人感慨"绝妙文心惟曲折,最难仙福是清閒",表达了对文学创作中曲折深意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结尾"海天归去犹留梦,他日相思浩渺间",诗人虽然身在南道院,但心中仍怀有对远方海天的思念,这种情感在浩渺的天地间显得尤为深远。

总的来说,丘逢甲的这首《南道院(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院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清幽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追求。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寄李惟寅兼讯朱山人汝修

朝悬鹊印坐长杨,锋镝平销一剑霜。

射虎乍闻过灞岸,飞龙犹忆赋河梁。

丹心自照论兵地,青眼频输结客场。

独有夷门旧宾从,偏从长揖问容光。

(0)

登天津阁望海同康裕卿胡文父作二首·其一

画槛横空海色开,一尊携客上崔嵬。

扶桑日傍千帆落,碣石云浮万岛回。

采药未应徐市老,乘风聊拟羡门来。

仙居咫尺蓬壶近,指点凭谁出草莱。

(0)

夜同黎惟敬康裕卿胡文父何仁仲朱汝修集李惟寅宅得寒字

握手论心尽鹖冠,相逢何意复长安。

衣裁薜荔元同色,剑合芙蓉好并看。

明月万家阊阖晓,青山十载路岐寒。

凭陵欲望燕台气,一片星河绕画阑。

(0)

初至都下康裕卿李惟寅胡文父何仁仲朱汝修过访

翩翩裘马又长安,握手风期尚未阑。

白雪旧知心赏在,青山犹作梦魂看。

燕台日落星应聚,函谷云生气自寒。

却笑五年江海上,飞鸿何处不凭阑。

(0)

席上送童子鸣游衡山得踪字

蹑蹻初寻七十峰,乱山秋色傍行踪。

中天翠削芙蓉秀,绝障青含薜荔重。

金检自探神禹策,丹台谁辨祝融封。

登临忆尔层云上,杖底千岩落暮钟。

(0)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其四

半岭金银出,中天杖锡留。

门庭炎汉辟,栋宇大唐修。

一水浮精舍,千峰插梵楼。

凭高双槛豁,望远七灯幽。

舍利神光跃,兜罗佛臂柔。

阎浮穷上国,赡部尽南州。

削壁云霞动,飞檐象纬游。?高寒月坠,磬断夕阳收。

麓胜前飞鹤,山深近伏牛。

象王迎法驾,龙伯护灵湫。

芥吐须弥色,莲垂阿耨流。

旃檀长照夜,祗树不惊秋。

大士居岩际,高僧坐石头。

机深频掣棒,偈苦欲沈舟。

溪岸闻三乘,云门见四愁。

谩论生老病,千劫尽浮沤。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