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应堂中一羽衣,衡山来此住多时。
困来拂榻终朝卧,醉后敲门半夜归。
留客屡尝教买酒,向人长自说吟诗。
开轩略种閒花木,此外悬知少是非。
灵应堂中一羽衣,衡山来此住多时。
困来拂榻终朝卧,醉后敲门半夜归。
留客屡尝教买酒,向人长自说吟诗。
开轩略种閒花木,此外悬知少是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灵应堂中一位道士衣衫的描述,展现了其清贫而淡泊的生活态度。"衡山来此住多时"透露出道士已经在这里居住很长时间了,这里成为了他精神的栖息之地。
"困来拂榻终朝卧,醉后敲门半夜归"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随性而为的生活状态。白天沉睡,夜晚饮酒至醉,然后敲开门回家,这种不羁的行为显示出道士对于世俗规矩的无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留客屡尝教买酒,向人长自说吟诗"一句,则表现了道士待人的豪爽以及他热爱文学、乐于与人分享自己吟诵之情。这不仅展现了他的豁达性格,也反映出他对于酒和诗的喜爱,这在古代文人中是颇为常见的情趣。
"开轩略种閒花木,此外悬知少是非"则透露出道士对自然的热爱,他不仅享受闲适的生活,还亲手栽培花草,体现了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最后一句"此外悬知少是非"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是非的超然态度,只关注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对于其他的纷争是非持一种不太在意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文学情怀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