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自恃颜如花,肯赂画史丹青加。
十年望幸不得见,一日远嫁来天涯。
辞宫脉脉洒红泪,出塞漠漠惊黄沙。
宁辞玉质配夷虏,但恨拙谋羞汉家。
穹庐腥膻厌酥酪,曲调幽怨传琵琶。
汉宫美女不知数,骨委黄土纷如麻。
当时失意虽可恨,犹得千古诗人誇。
昭君自恃颜如花,肯赂画史丹青加。
十年望幸不得见,一日远嫁来天涯。
辞宫脉脉洒红泪,出塞漠漠惊黄沙。
宁辞玉质配夷虏,但恨拙谋羞汉家。
穹庐腥膻厌酥酪,曲调幽怨传琵琶。
汉宫美女不知数,骨委黄土纷如麻。
当时失意虽可恨,犹得千古诗人誇。
这首《明妃曲》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昭君的悲剧命运。诗中以“昭君自恃颜如花”开篇,巧妙地将王昭君的美貌与她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她因美貌而被选入宫,却最终被迫远嫁异域的命运。
“肯赂画史丹青加”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画师视为能决定昭君命运的权势人物,形象地表现了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昭君的无奈。接着,“十年望幸不得见,一日远嫁来天涯”,通过时间的对比,突出了昭君等待与皇帝相见的漫长岁月与最终被远嫁的瞬间决断之间的巨大反差,展现了她命运的无常与悲凉。
“辞宫脉脉洒红泪,出塞漠漠惊黄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昭君离开皇宫时的不舍与离别之痛,以及她踏上遥远边塞路途时的孤独与惊惧。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宁辞玉质配夷虏,但恨拙谋羞汉家”表达了昭君在面对命运安排时的无奈与抉择,她宁愿牺牲个人幸福,也不愿辜负汉家的期望,体现了她的忠诚与高尚情操。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安排的不满与遗憾。
“穹庐腥膻厌酥酪,曲调幽怨传琵琶”描绘了昭君在异域生活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她通过音乐表达内心情感的场景,展现了她在异国他乡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寄托。
最后,“汉宫美女不知数,骨委黄土纷如麻”以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古代后宫的残酷竞争与无情,以及众多女性因政治婚姻而遭受的不幸命运。这不仅是对王昭君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是对整个封建社会女性地位的深刻反思。
“当时失意虽可恨,犹得千古诗人誇”则以历史的眼光审视昭君的命运,虽然她未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幸福,但她的故事却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被后世诗人传颂,体现了文学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铭记与赞美。
综上所述,《明妃曲》通过对王昭君命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悲剧色彩,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的处境与命运,以及文学对于历史人物的纪念与评价。
将吏无守心,眷属夜先遁。
馁气由上萌,何从禁民乱?
举郡为一空,白昼绝烟爨。
弃饭荒城根,饿狗逐鸡窜。
巡城虽有兵,逸者已过半。
意谓军律疏,当无诛罚患。
仰看日薄西,行人稍得间。
遂脱虎口危,未嫌牛后殿。
出郭眄野坰,愁鸿岂徒万?
争坐不择地,转似获安奠。
甚至丛冢旁,投隙设蒲荐。
颇闻粮饷移,官食不保晏。
况尔蚩蚩氓,本来草苴贱。
在目洵可悲,自顾益危惮。
于势难再穷,何由得权变?
且从西市庐,坐憩片时倦。
百觅得一船,价昂不敢争。
市肉饷纤夫,促其星夜行。
为言劫盗多,往往遭虏搒。
巡汛虽有官,安能穷察侦。
迩复浙东乱,梗塞还难凭。
列砦齐山东,犄角朱方营。
白日无过鸿,愁雨搀笳声。
安知丸泥封,不及丹阳城。
使我废食叹,独立睋青冥。
似见烽烟红,上逼欃枪星。
其下云凄凄,凄与祅雾横。
恐有战死魂,凄凄同郁凝。
郁之久不散,都来凝我情。
愿借金神飙,一荡江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