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文士数徐陵,骑省流风篆法存。
翰墨了知无异道,丹青今复见诸孙。
规模要自胸中具,绳尺嫌于笔下论。
太息艺成头已白,谁能持使献金门。
南朝文士数徐陵,骑省流风篆法存。
翰墨了知无异道,丹青今复见诸孙。
规模要自胸中具,绳尺嫌于笔下论。
太息艺成头已白,谁能持使献金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对南朝文人徐陵的赞美和感慨之作。首句点出徐陵在南朝文学界的影响力,被誉为文士翘楚。接着提到徐陵书法艺术的传承,他的篆法风格在官署中仍有影响。诗人强调书法艺术并非仅靠技巧,更在于内在修养,即“规模要自胸中具”,表明徐陵的成就源于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艺术见解。
诗中提到“绳尺嫌于笔下论”,意指过分依赖规则和技巧会限制创造力,徐陵的艺术超越了形式的束缚,展现出更高的境界。最后,诗人感叹徐陵虽然才华横溢,但艺术成就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以“太息艺成头已白”表达惋惜之情,同时发出疑问:“谁能持使献金门”,意思是他的艺术能否在当世得到流传和认可。
整首诗通过对徐陵的评价,既赞扬了他的艺术造诣,也表达了对后世未能充分理解和欣赏其才华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