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循道赴省试四首·其四》
《送王循道赴省试四首·其四》全文
宋 / 孙觌   形式: 古风

殖绰拜勇爵,儒冠堪溺中。

可怜毛锥子,譊譊尚争雄。

夫君口击赋,陈言贱雕虫。

行以立谈间,可折万里冲。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的《送王循道赴省试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文人追求功名的讽刺与批判。

首句“殖绰拜勇爵,儒冠堪溺中”以“殖绰”(即“殖”字的误写,原意为“繁殖”,此处借指文人)与“勇爵”相对比,前者比喻文人通过勤奋努力获得功名,后者则象征武将凭借勇猛获得爵位。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文人通过读书求取功名的肯定态度。然而,“儒冠堪溺中”一句则暗含讽刺,意指文人过于沉浸于功名的追求中,可能会迷失自我,如同溺水一般难以自拔。

接着,“可怜毛锥子,譊譊尚争雄”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文人追求功名的讽刺。毛锥子在这里指代笔,即书写工具,形象地描绘了文人们在纸笔之间争斗,追求功名的情景。而“譊譊”一词形容了他们争斗时的喧嚣声,生动地展现了文人间激烈的竞争状态。

后两句“夫君口击赋,陈言贱雕虫。行以立谈间,可折万里冲”则转向了对文人写作技巧的评价。诗人赞扬了友人王循道能够“口击赋”,即能即兴创作出优秀的文章,强调了文人的才华和创造力。同时,诗人也对当时文坛上流行的雕琢辞藻、追求华丽辞藻的风气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些不过是雕虫小技,不值得过分推崇。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文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见解,就能在短时间内影响深远,甚至可以改变千里之外的事物,体现了诗人对文人力量的高度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人追求功名和写作技巧的讽刺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文人精神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孙觌
朝代:宋   号:鸿庆居士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生辰:1081~1169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猜你喜欢

题含虚洞二首·其二

扪萝攀蹬步欹危,历览幽岩骇怪奇。

泉石膏肓传亦久,神仙窟宅到何迟。

真人鹿引非无路,洞府龙升自有时。

但觉尘缘挹绝景,踌躇落笔愧题诗。

(0)

伤贾岛无可

却到城中事事伤,惠休归去贾生亡。

谁人收得章句箧,独我重经苔藓房。

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

萧萧竹坞残阳在,叶拂閒阶雪拥墙。

(0)

五言诗·其九

生儿拟替公,儿大须公死。

天配作次第,合去不由你。

父子总长命,地下无人使。

阎老忽嗔迟,即棒伺命使。

火急须领兵,走来且取你。

不及别妻儿,向前任料理。

(0)

五言白话诗·其七

孝是前身缘,不由相放习。

儿行不忆母,母恒行坐泣。

儿行母亦徵,项膇连脑急。

闻道贼出来,母愁空有骨。

儿回见母面,颜色肥没忽。

(0)

题阙·其八十四

忍辱生端正,多嗔作毒蛇。

若人不儜恶,必得上三车。

(0)

题阙·其八十三

布施生生富,悭贪世世贫。

若人苦悭惜,却却受辛勤。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