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刚七载,陈迹岂堪寻。
风雪还家路,山河去国心。
惊烽悲故土,落叶感凋林。
惟有觚棱梦,萦回直到今。
出都刚七载,陈迹岂堪寻。
风雪还家路,山河去国心。
惊烽悲故土,落叶感凋林。
惟有觚棱梦,萦回直到今。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在十一月朔日,偶然回忆起七年之前离开京城的日子,深感时光荏苒,不禁感慨万千所作。诗中通过“出都刚七载”开篇,点明了时间跨度,随后“陈迹岂堪寻”一句,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怀念,但又感叹于这些记忆已难以寻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接着,“风雪还家路,山河去国心”两句,描绘了归途中的艰难与内心的离愁别绪。风雪交加的归家之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折与艰辛;而“山河去国心”,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情与不舍,即使身在归途,心中仍牵挂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惊烽悲故土,落叶感凋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烽火连天,战乱不断,让诗人对故乡充满了忧虑与悲伤;而秋叶飘零,林木凋零,则引发了诗人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感慨,同时也暗喻了人事的无常与沧桑。
最后,“惟有觚棱梦,萦回直到今”以梦境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京城、对往昔生活的深深眷恋。觚棱,即皇宫的屋脊,这里借指京城,诗人虽身处他乡,但对京城的记忆与思念却如同梦境一般,久久萦绕在心头,无法忘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国家的深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色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