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峨眉山》
《望峨眉山》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峨眉之山高万丈,鸣鹤青城郁相向。

峰峦喜与太白齐,似与西川为保障。

郁葱秀色根鸿濛,望之如云浮碧空。

嵚岑峛崺不可上,千岩万壑来清风。

白云之巅梵王殿,五色光华望中见。

天晴云散看龙归,日出鸟呼知佛现。

山中原来富奇植,灵药仙葩人罕识。

丛生瑞竹粲如金,树结甜瓜坚似石。

势连雪岭极西方,六月常见飞严霜。

积雪长年消不尽,始知境界真清凉。

白水丛林半山起,楼阁参差綵霞里。

普贤灵迹世无双,苏子雄文今有几。

扁舟拂晓到嘉陵,眼中独爱兹山青。

召命有期不得往,试凭诗句讯山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峨眉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峰的高耸、云雾的缭绕、植物的奇异以及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开篇即以“峨眉之山高万丈”点出峨眉山的巍峨壮观,接着描述山峰与太白山齐平,仿佛是西川的天然屏障,展现出峨眉山的重要地理位置。随后,诗人通过“郁葱秀色根鸿濛,望之如云浮碧空”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峨眉山的葱郁与云雾缭绕的景象,赋予了山林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诗中还提到了山中的奇特植被,如“灵药仙葩人罕识”、“丛生瑞竹粲如金,树结甜瓜坚似石”,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暗示了峨眉山的神秘与独特。进一步,诗人通过“势连雪岭极西方,六月常见飞严霜”描绘了峨眉山四季不绝的冰雪景观,强调了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自然风貌。

最后,诗人在“白水丛林半山起,楼阁参差綵霞里”一句中,将峨眉山的自然美景与人工建筑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通过“普贤灵迹世无双,苏子雄文今有几”表达了对峨眉山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峨眉山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山水诗。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二张守金陵,时人之所呵君子之所予也,诗以纪之

猝遇时艰命匪谌,愿将孤诣答高深。

埋轮早见平原略,蹈海方知世杰心。

岂有男儿求免死,可怜浊世少知音。

直需四海承平日,麟阁功勋蔚月参。

(0)

春暮登城次果园韵

旧梦如云至竟迷,江南又见草萋萋。

暮山相向春潮急,芳树无言野鸟啼。

诗为效颦重觅句,事经回首一含悽。

天涯若作比邻看,好语庄生物论齐。

(0)

春雪

误到长沙地,朝朝白雪歌。

家书连水远,归梦隔云多。

閒掇毛锥子,寒邀金叵罗。

应知弹铗者,日夕感长河。

(0)

先业师陈翔翰先生挽歌

怆恍出南郭,清溪赴长道。

归鸦带寒云,朔风吹短草。

年命如朝露,几人称寿考。

行行不顾返,遗蜕路旁倒。

妖梦践夙昔,长镵坎富媪。

不见安期生,青山笑人老。

(0)

和丁向卿同年感怀二首·其二

莽莽虫沙动易讹,中年志节未消磨。

东垣浪子羞邦彦,北道元戎半薛婆。

盾鼻功名思草檄,矛头心事仗雕戈。

秋来每倦登临眼,落日河山感慨多。

(0)

秋兰为吴伟卿题四首·其三

谁将妙手压风骚,一片閒情托素毫。

薄饮不愁秋易尽,西风吹梦下芜皋。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