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何处来,无乃自天上。
不然瀑布泉,那得千万丈。
仙源何处来,无乃自天上。
不然瀑布泉,那得千万丈。
这首诗《仙源》是明代诗人祝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处神秘莫测的仙境景象。
首句“仙源何处来”,以疑问的语气引出主题,仿佛在探寻一个未知的世界,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接着,“无乃自天上”一句,将仙源与天界相联系,暗示了此处的不凡与超脱世俗的特性。这种想象中的仙境,既可能源自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浪漫化理解,也可能蕴含着对理想世界的一种向往。
“不然瀑布泉,那得千万丈。”这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仙源的壮丽景观。瀑布之高,达到了难以想象的千万丈,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宏伟、壮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瀑布作为自然界的奇迹之一,其壮观的景象往往能激发人们对于自由、力量和生命力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超凡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银箭轻浮漏转沉,铜龙旦启地仍深。
云移五色迎天仗,柳拂千条锁禁林。
暖日彤墀辉鹭序,晴霄丹诏下鸾音。
三朝故实劳询访,一代丝纶费讨寻。
鸡树清辉人共羡,凤池秘远念常钦。
自知金马能谐世,岂谓雕龙更苦心。
汗血久推腾逸足,彩毛今拟映仙禽。
珍同昆圃言言玉,价重荆杨字字金。
坟诵便堪誇倚相,檄成何必让陈琳。
奇文似绮应频制,大笔如椽可独任。
寡和几人酬郢雪,赓歌此日叶虞琴。
潘舆御后情能赋,沈带移来性喜吟。
翠管讵从仙颖授,金茎翻向露华斟。
不须羽猎誇胡骑,愿效千秋献宝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