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生幽谷,晔晔其芳,真人采之缭空房。
缭空房,颜如玉。饮琼浆,付灵箓。
紫霞为冠,芰荷为服。
佩明月之双环,翳摩天之若木。
兰生幽谷,晔晔其芳,真人采之缭空房。
缭空房,颜如玉。饮琼浆,付灵箓。
紫霞为冠,芰荷为服。
佩明月之双环,翳摩天之若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风道骨的隐逸生活图景。兰花生于幽谷,绽放出耀眼的芳香,象征着高洁与脱俗。诗人以“真人”形象,将兰花采集后,围绕在自己的居所周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居住的环境如同美玉般光洁,饮用的是琼浆玉液,仿佛是仙界的甘露。诗中提到的“灵箓”,可能指的是道士修炼的秘籍或符箓,暗示了主人公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和长生不老的愿望。
“紫霞为冠,芰荷为服”,以紫霞作为头冠,芰荷作为衣裳,既体现了主人公对自然美的崇尚,也暗含了他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佩戴“明月之双环”,象征着智慧与光明;“翳摩天之若木”,则表达了主人公追求超越世俗、达到更高境界的决心和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纯净,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长卿本豪杰,礼法安可处。
手弹南风琴,心调东邻女。
杂身佣保中,初不忌笑侮。
大者固已立,下此皆可补。
三赋争日星,一书起今古。
其馀不自秘,辄为人所取。
何当尽见之,真是文章祖。
凛然千载下,英气犹可睹。
儿曹尔何知,杯酒那可污。
故台已丘墟,胜绝谁敢据。
我来访遗迹,低回不忍去。
诗成欲叫君,云车隔烟雾。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
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
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
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还自笑,人今老。
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
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
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