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汪山人归四明四首·其四》
《送汪山人归四明四首·其四》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邂逅青山陌,飘然思不群。

乍归鄞海月,长啸瀫溪云。

剑拥苍精气,符悬赤伏文。

东山逢谢傅,好作片鸿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汪山人的文人归隐四明山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山水田园诗意和文人雅士的超脱情怀。

首句“邂逅青山陌”,以“邂逅”二字开篇,暗示了偶遇的惊喜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青山与行人相遇于田间小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飘然思不群”一句,通过“飘然”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汪山人超凡脱俗的气质,他的思绪不随世俗流转,独树一帜,展现出文人独立思考的精神风貌。

“乍归鄞海月,长啸瀫溪云”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汪山人归隐后的自然生活场景。鄞海月,暗示夜晚的宁静与神秘;瀫溪云,则是清晨溪边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两句通过月夜与晨云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美好,同时也映射出汪山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剑拥苍精气,符悬赤伏文”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汪山人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环境相融合。剑拥苍精气,可能暗指他内心坚守的道义与力量;符悬赤伏文,则可能寓意着他的智慧与信仰。这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深化了人物形象的内涵。

最后,“东山逢谢傅,好作片鸿闻”两句,借用了东晋名臣谢安的故事,表达了对汪山人归隐生活的赞赏与期待。东山,象征着隐逸之地;谢傅,即谢安,这里借指高洁的隐士。片鸿闻,比喻汪山人归隐后如同鸿雁一般的名声,既是对他的赞誉,也是对其隐居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汪山人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雅士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寄峡州使君郭郎中三首·其二

何处观文献,如公尚典刑。

诗先获麟作,字本换鹅经。

牛斗漫宝气,虚危须德星。

无为偃薄计,不晚诏除听。

(0)

诸公皆和诗再用韵并属湛挺之七首·其四

吴楚他乡外,沅湘久客间。

已知身若赘,讵惜鬓成斑。

酒债贫常有,诗坛老倦攀。

穷猿难择木,怨鹤望还山。

(0)

留别徐斯远时斯远将赴朱晦庵之约三首·其二

君质故甚美,加之仍得师。

今为李君御,何后老人期。

念欲通名姓,还忧辱弃遗。

何当武夷下,与子共追随。

(0)

留别陈明叔兼属胡仲威五首·其四

我觅祠官俸,君携异县书。

一穷直若此,五字果何如。

底用频看镜,终当老荷锄。

未知渠作计,颇亦似侬无。

(0)

挽李舒州二首·其二

一跌竟不起,两州空复更。

台纲元振举,物论甚分明。

遂绝朝天骑,空传跨海鲸。

遥知流涕者,岂但一门生。

(0)

徐丈大雅有诗赠子畅尉曹用韵呈子畅兼柬徐丈

谢子姿野鹤,耸然常自昂。

贪留故人饭,忘踏板桥霜。

举世谬为敬,从吾醒亦狂。

交游有徐庶,头白尚东墙。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