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阳道中》
《丹阳道中》全文
明 / 李进   形式: 古风

茅屋鸡声催早起,僮仆相呼戒行李。

拥袍无计冲晓寒,野店村醪薄于水。

羊头小车铁裹轮,后催前挽声辚辚。

平原极目但衰草,西风忽起迷沙尘。

坦途才过十里馀,行行曲磴多崎岖。

松林杳蔼不见日,冻雾作雪沾衣裾。

黄土山冈高复陡,车夫努力成牛吼。

须臾下坂一何易,势若骏马争先走。

尝忆当年未为客,纵览方舆遍图籍。

太行蜀道虽漫闻,七里八冈今始识。

男儿初生挂弧矢,岂分拘拘老松梓。

他年会作子长游,剩赋新诗满人耳。

(0)
鉴赏

这首《丹阳道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丹阳乡间道路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自然风光的描绘。

首句“茅屋鸡声催早起”,以鸡鸣唤醒清晨,形象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接着“僮仆相呼戒行李”,描绘出旅途中准备出发的忙碌场景,充满生活的真实感。

“拥袍无计冲晓寒”一句,通过人物的动作和感受,细腻地表现了早晨的寒冷,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股刺骨的寒意。随后“野店村醪薄于水”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乡村酒馆的简陋与朴素,也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苦。

“羊头小车铁裹轮,后催前挽声辚辚”描绘了乡村运输工具的特色,以及行进时的声响,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繁忙与节奏。而“平原极目但衰草,西风忽起迷沙尘”则将视线拉远,描绘了广阔的平原与突然袭来的沙尘暴,营造了一种辽阔而又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象。

“坦途才过十里馀,行行曲磴多崎岖”转折处,诗人描述了道路从平坦到崎岖的变化,体现了旅途中的起伏与挑战。接下来的“松林杳蔼不见日,冻雾作雪沾衣裾”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阴冷与神秘,松林的幽深与雾雪的覆盖,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

“黄土山冈高复陡,车夫努力成牛吼”描绘了山路的艰难与车夫的辛劳,通过“牛吼”这一细节,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力量感。最后,“须臾下坂一何易,势若骏马争先走”则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下坡时的畅快与自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

“尝忆当年未为客,纵览方舆遍图籍。太行蜀道虽漫闻,七里八冈今始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旅行经历的回忆,以及对眼前所见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男儿初生挂弧矢,岂分拘拘老松梓。他年会作子长游,剩赋新诗满人耳”则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诗人希望像古代的游侠一样,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留下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诗歌作品,影响着后人。

整体而言,《丹阳道中》不仅是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诗作,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李进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一九

眉目精神,画工装点。功转玄微,了无丝糁。

秋天清而河气澄明,夜水白而月魂潋滟。

物物头头应化身,超出机前有刑典。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九四

发白齿豁,鼻垂口阔。坐冷月依依,气清秋漠漠。

离微出入门开,正偏往来机活。

双碧耆婆眼有神,分明百草头边药。

(0)

七夕

夜色灯痕忽满楼,又闻儿女说牵牛。

余情尚袅人间世,残暑初回天下秋。

坐惜景光驰巧匠,一凭浩荡忆灵修。

风怀孤尽行将老,不分平居此夕愁。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一

体之象先,得之自然。心空有以,道大谁传。

蟾在珊瑚之树,蚌蕴明珠之渊,弹指分身兮三千大千。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七

看看,心空骨寒槁木暖,未发髑髅津沥乾。

秋入眼角,春生鼻端。

相呼相唤知音会,为我门前倒刹竿。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六十五

月犀得晕,雾豹养文。有通有变,或合或分。

夜寒河濯斗,山润石生云。

妙湛体前明历历,从交天下乐忻忻。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