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捲寥空,飕飗起朔风。
万峰寒翠里,一点夕阳红。
木叶捲寥空,飕飗起朔风。
万峰寒翠里,一点夕阳红。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山中的景象,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壮丽的画面。
首句“木叶捲寥空”,描绘了落叶在空中飘舞的情景,寥空二字,既表现了天空的辽阔,也暗示了季节的变换,落叶是秋天的标志,预示着冬天的到来。捲字生动地展现了落叶随风翻飞的状态,给人以视觉上的动态感。
次句“飕飗起朔风”,通过“飕飗”这一拟声词,形象地描绘了北风呼啸的声音,朔风则点明了风的来源和性质,即来自北方的寒冷之风。这一句不仅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种凛冽的氛围。
第三句“万峰寒翠里”,将视线从地面转向远处的山峰,寒翠二字,既描绘了山峰在寒冷中呈现出的深绿色调,又暗示了山峰的高耸和苍翠,给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感觉。万峰则强调了山的广阔和众多,与前两句的动态和声音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意境。
最后一句“一点夕阳红”,将视角拉回地面,夕阳的余晖在山脚下洒下一片温暖的红色,与前面的冷色调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色彩感。这一点红,不仅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一丝暖意,也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山中的独特风貌,既有自然景色的壮美,也有情感的细腻表达,是一幅动人心弦的山水画卷。
长安四月花满城,葵花独自向阳倾。
赫曦当午辉四溟,垂辉弄影照君庭。
庭下千花团绣楹,纷如玉节间红旌。
仪鸾退直花下行,日华相荡锦衣明。
日也有时经洞冥,此花向日无阴晴。
秋风花谢子还成,明年向日还层层。
我来看君花正荣,徘徊轩砌有馀情,作歌为尔传嘉名。
君不见金张七叶空富贵,惟有葵心一点可与金石垂千龄。
杜郎胸中富丘壑,笔墨到处生烟云。
名高价重爱者众,入眼太半疑非真。
君家此卷得何易,无乃意气相感此老始肯留心神。
洞门阴阴六月寒,石角下坠临奔湍。
湍崖逆上不知几百里,别有琪花瑶草烂漫无由看。
仙人宴坐长松下,风髯飘萧貌閒暇。
山童拾得紫芝归,笑指蓬莱问灵驾。
灵驾参差晓未还,洞庭林屋有无间。
风烟不杂人间世,云气遥通海外山。
海外相逢今几秋,蟠桃一熟岁行周。
主人六十正年少,更约花开寻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