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短吟》
《短吟》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高看复下看,长吟时短吟。

人宁常适意,世或尽知音。

灵运穿高屐,渊明理素琴。

海隅风渺渺,山窟雪森森。

(0)
鉴赏

这首诗《短吟》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外界自然景象的感悟。

首句“高看复下看”,以动作描写开始,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站在某个高处,先是仰视,后是俯瞰的动态过程,暗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接着,“长吟时短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抒情状态,既有长时间的深沉吟咏,也有短暂的轻声低吟,表现了诗人情感的丰富与复杂。

“人宁常适意,世或尽知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常态与社会理解之间矛盾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人们难以始终满足于内心的愉悦,而社会往往无法完全理解每个人的内心世界,这反映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

“灵运穿高屐,渊明理素琴。”这两句引用了古代两位著名文人的典故,王羲之的“灵运”和陶渊明的“渊明”。前者象征着追求高远境界的行动,后者则是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生活的代表。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既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无奈与反思。

“海隅风渺渺,山窟雪森森。”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海角的微风轻拂,山洞中积雪覆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意境。这样的景致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背景,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

整体而言,《短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其内心世界的细腻感受。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丙寅元日作·其五

一冬思曝背,晴煖向檐端。

岂敢愁年湿,其如苦岁寒。

旧枝和子拾,新叶当花看。

野老惟天日,关心涕泪繁。

(0)

秋夕与琴客作

独坐偏宜夜,秋光是客心。

如何明月影,只爱白云林。

露滴花中酒,风鸣石上琴。

萧萧数风叶,传得瀑泉音。

(0)

水东夜雨作·其二

三年客始安,两度苦春寒。

士马同筋力,华戎见肺肝。

居西随太白,逐北至皋兰。

明岁桃花发,应从故国看。

(0)

香狸·其一

双箸人争下,香狸果有香。

无多须小猎,不少是炎方。

食果三秋美,眠花一尺长。

山珍都让汝,入馔有辉光。

(0)

诃林·其一

一片虞翻苑,泠泠钟磬音。

蒲葵犹有树,诃子接成林。

暮影催归鸟,秋声在捣砧。

苍苍珠海月,谁识是禅心。

(0)

书广东陈督学册子·其二

炎方文学地,教育忆庄渠。

吾道先无欲,人师不在书。

愿将时雨化,长被祝融墟。

更为修文献,编成进玉除。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