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虞翻苑,泠泠钟磬音。
蒲葵犹有树,诃子接成林。
暮影催归鸟,秋声在捣砧。
苍苍珠海月,谁识是禅心。
一片虞翻苑,泠泠钟磬音。
蒲葵犹有树,诃子接成林。
暮影催归鸟,秋声在捣砧。
苍苍珠海月,谁识是禅心。
此诗《诃林(其一)》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一片宁静祥和的佛寺环境。首句“一片虞翻苑”以虞翻苑为背景,暗示了佛寺所在之地的幽静与历史沉淀。接着,“泠泠钟磬音”描绘了寺庙中悠扬的钟声与磬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蒲葵犹有树,诃子接成林”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佛寺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蒲葵与诃子树的生长,象征着佛法的传承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接下来,“暮影催归鸟,秋声在捣砧”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归鸟的飞翔与捣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进一步烘托了佛寺的和谐与安宁。
最后,“苍苍珠海月,谁识是禅心”以苍茫的月色作为结尾,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深远,暗示了佛寺中的禅意深邃,如同那轮皓月,虽静默无言,却能照亮人心,引发人们对禅宗智慧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学精神的感悟与追求,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