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波桥外同仙鹊。记醉别、杉青北。
隔年扶屐到花溪。正是收灯春夕。
东城书屋,雪中径悄,点点寒梅白。
蒋陵秋雨飞帆席。便问我、荷衣客。
平明相送玉阶行,检点旧分双笔。
到时应见,宫眉紫袖,把一缕、红丝量日。
压波桥外同仙鹊。记醉别、杉青北。
隔年扶屐到花溪。正是收灯春夕。
东城书屋,雪中径悄,点点寒梅白。
蒋陵秋雨飞帆席。便问我、荷衣客。
平明相送玉阶行,检点旧分双笔。
到时应见,宫眉紫袖,把一缕、红丝量日。
这首清代李符的《御街行·送徐健庵编修入都》是一首送别词,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开篇“压波桥外同仙鹊”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桥头与仙鹊为伴,寓意着友人如仙人般高洁。接着,“记醉别、杉青北”回忆起往昔的醉酒话别,环境清冷而情谊深厚。
“隔年扶屐到花溪”表达对友人归期的期盼,以及对花溪春景的想象,暗示着时光流转和友情的持久。“正是收灯春夕”则点明送别的时间,春夜灯火阑珊,更显离别的凄凉。
下片转而写到东城书屋,雪中的小径和寒梅,寓言友人的孤寂与坚韧。“蒋陵秋雨飞帆席”进一步渲染离别氛围,秋雨中扬帆远去,令人感伤。“便问我、荷衣客”借荷衣象征友人高洁的品格,询问他的行程。
最后两句“平明相送玉阶行,检点旧分双笔”,清晨的告别,两人一同检视旧日友情的信物,寄托了深深的思念和祝福。结尾“到时应见,宫眉紫袖,把一缕、红丝量日”以宫女的形象,想象友人在京城的生活,希望他能珍惜时光,期待重逢之日。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四月残红日日稀,平阳园槛正芳菲。
春知东馆酣宾客,应是阳和未放归。
迅影凋年,嫩晴贳暖,意行问讯春色。
不知春在谁家,闯香幔拢玉勒。
一枝竹外,似欲诉、经年相忆。
奈情多、难剪愁来,寂寞水寒烟碧。
吟正好、悲笳唤恨,酒正殢、夕阳催客。
殷勤片月飞来,更随暗香细索。
横斜瘦影,看尽未开时消息。
为春来,还怕春多,肠断夜阑霜笛。
三光五岳,孕乾坤英彩,非金非玉。
赫赫岩岩真相种,来驾横空仙鹄。
十万儿童,和丰堂下,齐指梅山祝。
黑头难老,岁寒苍桧修竹。
须信自家有传,中庸一卷,是长生真箓。
借问洛阳归去后,几度桃开桃熟。
十九年间,梦回天上,再见棠阴绿。
相将促觐,已闻沙路新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