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盘历尽更茫然,回首中原暝色前。
峡转琳宫藏皓月,峰排紫剑插遥天。
云根桧坼龙鳞起,磴道泉归玉乳悬。
深夜不须惊鼓吹,看予箕坐啸风烟。
千盘历尽更茫然,回首中原暝色前。
峡转琳宫藏皓月,峰排紫剑插遥天。
云根桧坼龙鳞起,磴道泉归玉乳悬。
深夜不须惊鼓吹,看予箕坐啸风烟。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盘山(其二)》描绘了诗人游历盘山时的景象和感受。首句“千盘历尽更茫然”,写出山路曲折连绵,令人感到迷茫,暗示了山势的险峻与复杂。次句“回首中原暝色前”,通过回头远望,展现出广阔的中原大地在暮色中渐行渐远,增添了空间感。
接下来的两句“峡转琳宫藏皓月,峰排紫剑插遥天”,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山中的深谷比作琳宫,皓月如藏于其中,峰峦则像排列的紫色利剑直插云天,形象地描绘了山景的壮丽和神秘。
“云根桧坼龙鳞起,磴道泉归玉乳悬”进一步描绘细节,云雾缭绕的山脚下,古老的桧树裂纹如龙鳞,阶梯状的山路旁泉水如玉液悬挂,展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静谧之美。
最后,“深夜不须惊鼓吹,看予箕坐啸风烟”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即使在深夜,也不为外界喧嚣所动,而是独自箕踞山巅,任凭风吹烟绕,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盘山的雄奇景色,同时也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高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