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期故人,相对坐清夜。
濯缨绿水前,散发青松下。
明月期故人,相对坐清夜。
濯缨绿水前,散发青松下。
这首《清夜曲》由明代诗人宗臣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夜晚景象,充满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首句“明月期故人”,点明了时间与情境——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期待着老友的到来。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接下来,“相对坐清夜”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两人并肩而坐,共享这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契合在此刻达到了高峰。
“濯缨绿水前”,诗人以“濯缨”这一动作,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纯净生活的追求。绿水前的洗涤,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清洁,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净化,象征着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坚守。
“散发青松下”,则是对诗人自由洒脱个性的描绘。青松作为坚韧不拔的象征,与“散发”这一动作相结合,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深化了主题,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与老友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自然美、纯净生活和自由个性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这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宗臣成功地传达了作品的主题,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意境和人文情怀。
北河地洼九十尺,南河百十有六尺。
地至南旺势中高,其名为水脊。
阻隘两头扼其嗌,引汶使入助水流,建瓴而下不可留。
留之以闸闸用石,层层蓄水水乃积。
沽头南,临清北,舟如枕席上渡师,全以水力替人力。
忆昔阳武起丁夫,卫辉递运劳费多。
此湖铲凿贯地脉,一气混合江淮河。
尾闾于海无停波,宋公之功民咏歌。
安民山,安山湖,会通自元明则无。
创此议者潘叔正,佐治配食金周并。
独不念筑载村筑冈城,水乃分为二道行。
何人车过酹杯酒,汶上老人怀白英。
李侯古介士,皭然冰雪姿。
平生藜苋肠,不受膏粱滋。
南山柏叶苦犹咽,首阳薇蕨甘如饴。
官厨廪米不盈掬,糜薄吏卒常苦饥。
顷来单车临绝域,豪酋悍吏俱惕息。
盘餐对案欲挥去,苦为苍生忧菜色。
此心炯炯天应知,俗士聋瞽何由识。
山中夷獠胡为者,眼不识字心肠直。
指天画地说李侯,依稀似谓今难得。
纷纷冠盖看塞途,谁哉肉食能远图。
西南兵役况未歇,万物癃病何由苏。
持梁齧肥众所羡,志士茹藿翻见迂。
可怜李侯今腐儒,一官白首仍边隅。
范丹鱼釜久寂寞,李侯之节世所无。
吁嗟李侯之节世所无。
君不见闽中郑卿湖海客,十年跨马燕京陌。
公车昨献三千牍,玉陛新投万言策。
词章翰墨清朝珍,何况相术称绝伦。
阅人千百一无失,往往高谈惊缙绅。
古来能相各有名,近代无过袁四明。
伊昔抱艺王门上,轩眉抵掌何雄壮。
龙颜真人四尺须,虎头将军一品相。
君臣际会岂偶然,遗事流传定非妄。
郑卿绝学自天授,著书且欲排荀况。
长安公卿走相问,门外日高车几两。
我初识面自南省,三百人中见英宕。
把臂谓我风骨奇,愧我岂是廊庙姿。
谁言黄扉玉堂上,用此野鹤孤云为。
从来贤圣困草泽,腾踏升天终有期。
祗今世途多汩没,尘埃谁是封侯骨。
牝牡骊黄未足凭,骅骝騄駬空超忽。
蔡泽噤吟笑唐举,今我低徊犹乞汝。
男儿紫绶不在腰,磊落峥嵘徒自许。
吁嗟郑卿勿言,听我歌终曲。
秋风渐高白日促,与君且倒杯中绿。
他年我访希夷生,石室瑶编手翻录,青天招尔骑黄鹄。
《郑卿歌》【明·陆粲】君不见闽中郑卿湖海客,十年跨马燕京陌。公车昨献三千牍,玉陛新投万言策。词章翰墨清朝珍,何况相术称绝伦。阅人千百一无失,往往高谈惊缙绅。古来能相各有名,近代无过袁四明。伊昔抱艺王门上,轩眉抵掌何雄壮。龙颜真人四尺须,虎头将军一品相。君臣际会岂偶然,遗事流传定非妄。郑卿绝学自天授,著书且欲排荀况。长安公卿走相问,门外日高车几两。我初识面自南省,三百人中见英宕。把臂谓我风骨奇,愧我岂是廊庙姿。谁言黄扉玉堂上,用此野鹤孤云为。从来贤圣困草泽,腾踏升天终有期。祗今世途多汩没,尘埃谁是封侯骨。牝牡骊黄未足凭,骅骝騄駬空超忽。蔡泽噤吟笑唐举,今我低徊犹乞汝。男儿紫绶不在腰,磊落峥嵘徒自许。吁嗟郑卿勿言,听我歌终曲。秋风渐高白日促,与君且倒杯中绿。他年我访希夷生,石室瑶编手翻录,青天招尔骑黄鹄。
https://shici.929r.com/shici/muJAA1z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