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尚书礼》
《宋尚书礼》全文
清 / 严遂成   形式: 古风

北河地洼九十尺,南河百十有六尺。

地至南旺势中高,其名为水脊。

阻隘两头扼其嗌,引汶使入助水流,建瓴而下不可留。

留之以闸闸用石,层层蓄水水乃积。

沽头南,临清北,舟如枕席上渡师,全以水力替人力。

忆昔阳武起丁夫,卫辉递运劳费多。

此湖铲凿贯地脉,一气混合江淮河。

尾闾于海无停波,宋公之功民咏歌。

安民山,安山湖,会通自元明则无。

创此议者潘叔正,佐治配食金周并。

独不念筑载村筑冈城,水乃分为二道行。

何人车过酹杯酒,汶上老人怀白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壮丽景象与深远影响,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在水利建设方面的智慧与勤劳。诗中提到的“北河”、“南河”以及“水脊”等地名,暗示了对南北水系的巧妙连接与利用。通过“引汶使入助水流”的描述,可见古人对水势的精准控制与调配,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建瓴而下不可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水流顺势而下的壮观场景,而“留之以闸闸用石”则展示了人工干预与调节水流的重要性。这种闸门的设计,不仅能够控制水量,还能实现水的积聚与分配,为航运提供了便利。

诗中特别提到了“沽头南,临清北”,强调了水路运输的便捷性,船只如同在枕席上航行,极大地减轻了人力负担,体现了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忆昔阳武起丁夫,卫辉递运劳费多”两句,通过回忆历史上的劳役情况,表达了对过去艰辛岁月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先人们为了民生福祉所付出的努力。

“此湖铲凿贯地脉,一气混合江淮河”则高度赞扬了水利工程的宏大与复杂性,它不仅连接了不同水系,还沟通了地理脉络,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

“尾闾于海无停波,宋公之功民咏歌”是对古代水利工程家的崇高评价,他们通过不懈努力,使得水流畅通无阻,造福了百姓,其功绩被后世传颂。

最后,“安民山,安山湖,会通自元明则无”表明了水利工程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长远意义,而“创此议者潘叔正,佐治配食金周并”则点出了具体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彰显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角色。

整首诗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也反映了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介绍
严遂成

严遂成
朝代:清   字:崧占(一作崧瞻)   号:海珊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生辰:1724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猜你喜欢

柳·其二

临风舞断细腰肢,不管黄莺在上枝。

拂水千千那忍折,长条犹记短条时。

(0)

木芙蓉·其二

枝枝向水影新妆,开向秋深不拒霜。

萱草不曾销客恨,芙蓉偏解断人肠。

(0)

看剑作

剑气时时似白云,时来不得更从军。

青山只为英雄设,老向松霞不事君。

(0)

某明府纳姬金陵索赠·其四

太白风流奈尔何,金陵小妓楚声多。

天生三寸如花笔,只为佳人画翠娥。

(0)

鲁妃祠·其二

佳人慷慨识时穷,不劝君王更渡东。

西楚实将天下让,千秋人拜霸王风。

(0)

秦淮曲中词·其十

曲中当日最繁华,春到青溪处处花。

游冶竞遮苏小路,辞章多在薛涛家。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