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常阴到人日,今年人日隔宵晴。
雍熙有象回天地,鼓吹无能荅圣明。
江上旧便高枕卧,花间新办小车行。
东风又动吴波绿,流过閒居独有情。
春日常阴到人日,今年人日隔宵晴。
雍熙有象回天地,鼓吹无能荅圣明。
江上旧便高枕卧,花间新办小车行。
东风又动吴波绿,流过閒居独有情。
这首诗描绘了陆深在明朝时期对春日天气变化的独特感受。诗中通过“春日常阴到人日,今年人日隔宵晴”两句,巧妙地将往年春日多阴与今年人日后的晴朗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体验。
“雍熙有象回天地,鼓吹无能荅圣明”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雍熙”(即太平盛世)比作能够回转天地的景象,而“鼓吹无能荅圣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盛世景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当前政治清明的认同与感激。
“江上旧便高枕卧,花间新办小车行”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转变,从过去的悠闲自得(“高枕卧”)到现在的忙碌(“小车行”),这种变化可能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变化或是个人角色的转换。
最后,“东风又动吴波绿,流过閒居独有情”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风吹拂下江面泛起的绿色波浪,以及这美景带给诗人的独特情感体验。这里的“閒居”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住所或隐居之地,通过“独有情”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独享。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情感投射,也蕴含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生活状态变化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具画面感又富含哲理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考。
兀兀无欢意,闲游未拟回。
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
山雪堆僧衲,溪流动蛰雷。
平生一桐帽,自惜犯尘埃。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废瑟难为弦,南风难为歌。
幽幽拙疾中,忽忽浮梦多。
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
讼闲每往招,祖送奈若何。
牵苦强为赠,邦邑光峨峨。
拾遗平昔居,大屋尚修椽。
悠扬荒山日,惨澹故园烟。
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
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
彦昭超玉价,郭振起通泉。
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
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