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云蒸日,邹枚尚典型。
登坛名跋扈,倾国色娉婷。
独笑桑间饿,谁怜泽畔吟。
朱弦千古调,无梦不湘灵。
艺苑云蒸日,邹枚尚典型。
登坛名跋扈,倾国色娉婷。
独笑桑间饿,谁怜泽畔吟。
朱弦千古调,无梦不湘灵。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佘翔的《春日閒居(其二)》,通过对艺术和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才子佳人风范的追慕以及对世态的感慨。"艺苑云蒸日"象征着艺术繁荣昌盛,"邹枚尚典型"则引用了邹阳和枚乘的典故,赞美他们的文学才华和高尚品格。"登坛名跋扈,倾国色娉婷"形象地刻画了才子佳人的风采,既有才华横溢,又有倾城之貌。
"独笑桑间饿,谁怜泽畔吟"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在困苦中仍坚守理想的人的同情,与前文的繁华形成对比。"朱弦千古调"暗指高雅的音乐,而"无梦不湘灵"则借湘水女神的传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和知音的向往,暗示即使在现实中不得志,心中仍有梦境中的美好陪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艺术和历史人物为引,融入个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出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紫荆庭下列三株,十五年中次第枯。
馀庆后来英俊有,老成先辈典刑无。
每怀素志甘瓢饮,不觉长身要杖扶。
头白少公门下客,酸风吹泪洒輤涂。
故人天上调金鼎,应念先生苜蓿盘。
博士不烦重讲席,拾遗无复叹儒冠。
蓬莱海阔还须险,太华峰高不道寒。
茅屋三间老书客,逢人懒问日长安。
捧檄垂三考,还家甫一旬。
风云千里志,露电百年身。
讲席辞多士,帷堂泣老亲。
三生有遗恨,五福少全人。
南楚离骚国,清风澧有兰。
相从泮水乐,独棹一江寒。
远地重逢少,新知欲别难。
高平读书室,好为扫荒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