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续伤春词六首·其四》
《续伤春词六首·其四》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四十光阴去似驰,玉箫再出待何时。

香山有女呱呱泣,伯道无儿故故迟。

萧寺梅花迎旅殡,华年锦瑟托微辞。

江南红豆相思子,今日初开第一枝。

(0)
鉴赏

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主题。首句“四十光阴去似驰”直接点明了时间的飞逝,仿佛四十岁的岁月在人眼前一闪而过,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玉箫再出待何时”,借用玉箫这一传统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无奈与期待,似乎在问:美好的时光为何不能再回来一次?

“香山有女呱呱泣,伯道无儿故故迟”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一个有女哭泣的场景与一个无儿的老人形成对照,突出了生命的不公与遗憾。香山之女的啼哭,是失去亲人的悲痛;而伯道无儿,则是老年孤独的象征,两者都承载着深深的哀愁。

“萧寺梅花迎旅殡,华年锦瑟托微辞”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萧寺中的梅花,本是冬日里的孤傲与坚韧,却在此时迎接一位旅人的殡葬,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而“华年锦瑟托微辞”,则是对青春与艺术的怀念,锦瑟象征着美好的年华和高雅的艺术,寄托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最后,“江南红豆相思子,今日初开第一枝”以红豆作为相思的象征,表达了对远方或已逝之人的思念之情。红豆虽小,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初开的第一枝红豆,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最初绽放,也是对永恒爱情或友情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场景和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对生命、时间、爱情、孤独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情感细腻,语言含蓄,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无眠

丙夜不成寐,可知心念家。

人情风上草,身世眼中沙。

宿鸟司更漏,黄蜂集晚衙。

了忘官府事,高枕是生涯。

(0)

中秋夜微雨

醉张白眼望层空,作意中秋一笑同。

忽讶微云得急雨,纵妨明月有清风。

连宵桂近姮娥惜,尽日槐忙举子工。

勿指凉天云即是,且须倾尽玉西东。

(0)

九月九日登山

日月百年宽,良辰天不悭。

秋来常对菊,情适便登山。

户外无尘鞅,篱边有酒颜。

当时老彭泽,幽事独相关。

(0)

咏狸

买鱼日日与狌狸,捕鼠有心奚待饥。

但免翻盆与覆碗,何须要见血淋漓。

(0)

沿檄柯山归别张特秀

我昔志学年,侍亲宦西安。

弟兄游庠校,见君平生欢。

君才独颖出,逸驾不可攀。

夜窗共檠灯,春游合杯盘。

虚堂卧雪岭,杰阁横云山。

烂柯上危磴,乌巨沿溪湾。

是时气相高,辩论俱澜翻。

一别二十年,天街见峨冠。

殿庐看决科,蓝袍立清班。

黄牒墨犹湿,大弨力能弯。

尔来又五载,短书能几番。

兹焉捧檄来,吏牍方拿烦。

室迩叹人远,一朝脱笼樊。

满意纵剧谈,痛饮到夜阑。

十步九太行,此事亦孔艰。

进哭老先生,画图惨青纶。

特显顾何为,一昔成大还。

回思我伯氏,人琴有馀叹。

感今念畴昔,相与涕泪潸。

故人怅无几,恍如春梦残。

有酒不得饮,有琴不成弹。

复归坐冷屋,使我凋朱颜。

我归不可迟,倚门梦连环。

君言欲舂粮,伴我行路难。

欲去不得去,僧坊话閒关。

年各几半百,后会鬓亦斑。

何处更有诗,此心匪石顽。

群忧发孤笑,属联不当悭。

气岸有如君,著身簿尉间。

盐车勿长鸣,会当上天闲。

掺祛不忍别,雨声为潺潺。

君有门户责,慇勤愿加餐。

(0)

次韵赵子野石城钓月图

石城江头可怜月,曾照六朝清夜猎。

古往今来知几何,长江衮衮萧萧叶。

谪仙去后诗盟寒,王孙诗瘦清栾栾。

诗情浩荡坐无奈,扁舟笑把磻溪竿。

江平风轻波瑟瑟,宿霭卷空天一色。

东风吹句入长安,一卷风流坐中得。

初得神意清,再读胸次平。

回头明月祇如故,世上兴废徒纷更。

想君一叶方掀舞,夜静水寒谁与语。

船头有酒且孤斟,莫向金陵重怀古。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