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
一去姑苏不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
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
一去姑苏不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
这首诗描绘了西施的凄美与悲凉,开篇即以浣纱津和石上青苔勾勒出古人对美女西施的记忆和联想。西施,历史上的美女,以色惑乱吴国,为后世所传颂。但在这首诗中,她的美丽与青苔、杀人联系起来,显示了作者对于权力斗争下悲剧命运的深刻感慨。
"一去姑苏不复返" 句表达出西施永远离开了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给人以无尽的哀愁。"岸旁桃李为谁春"则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即便是美好的季节和景致,也已与这位美女无关,徒增落寞。
整首诗通过对西施故事的提炼,抒发了对过往美好而不可挽回的哀叹,以及对于权势斗争中个人悲剧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循环与人类短暂情感之间的深刻思考。
嫣红褪乍,爱玉浆沁齿。谁割蜂房蜜脾紫。
等荔娘十八,锦笼忙缄,铃响月,驰到泖湖飞骑。
仙根蟠彩凤,酥核如珠,荡口香茄逊珍味。
蕤帐梦回甜,隔镜春涡,怜一样、晕来柔腻。
甚客去、西园闭重门,等萍泛年华,东风吹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