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藜照天禄,宝炬分金莲。
荣遇不可期,膏火徒自煎。
檠短无馀辉,囊空无留钱。
一灯假邻壁,三冬废尘编。
残膏许沾丐,继晷欣穷年。
青藜照天禄,宝炬分金莲。
荣遇不可期,膏火徒自煎。
檠短无馀辉,囊空无留钱。
一灯假邻壁,三冬废尘编。
残膏许沾丐,继晷欣穷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贫困而又自强不息的生活状态。开头“青藜照天禄,宝炬分金莲”两句,藉藉可见作者对光与热的渴望,暗示生活中的艰难和对温暖的向往。“荣遇不可期,膏火徒自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荣华富贵难以预期,只能自己在困境中煎熬的情感。
“檠短无馀辉,囊空无留钱”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家贫如洗的景况。檠是古代测量物品长度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短暂;而囊即布袋,往往用来盛放钱币,这里的“囊空”则意味着无钱可言。
接下来的“一灯假邻壁,三冬废尘编”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苦。这里的“一灯”可能指的是唯一的照明工具,即使是如此简单的光源也只能借助邻墙来维持;“三冬”则意味着长时间的寒冷和困顿,而“废尘编”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不再留恋。
最后,“残膏许沾丐,继晷欣穷年”显示了诗人即便在极端贫困中,也能保持一份乐观与希望。这里的“残膏”可能指的是仅剩的一点油脂,而“许沾丐”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某种温暖和帮助的期待;“继晷欣穷年”则是在这样的艰难岁月中,诗人依然能够保持一份喜悦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光、热、时间、财物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和精神上的自我安慰。
忧伤久奔走,辛苦公车中。
蓬瀛在遥海,欲渡悲回风。
相见及壮时,不止心迹同。
病体清且癯,鬑鬑已有须。
遥知去年别,欲别重唏嘘。
尺木得凭藉,升腾在斯须。
何为怀策归,思以老著书。
大材久始用,所悲行道孤。
遂令生死情,益摧心血枯。
乐善始康邸,取义东平苍。
结搆逾绿野,胜国为皇庄。
鼎革属故藩,百载移星霜。
宴游既冷落,草树就芜荒。
亭榭早无存,半立馀颓墙。
地邻长河岸,来往泛烟航。
凭眺念兴废,为之长慨慷。
稍命复其旧,芟秽疏污塘。
室宇何须多,足令供徜徉。
回池日以清,春翘日以芳。
由来岁月深,峭茜增林光。
人工久斯敝,天然久益彰。
舣舟一来憩,妙理参幻常。
园名仍旧称,况我曾颜堂。
游心惟竹素,永言志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