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蒲团好,遥遥竹杖来。
寺寒千嶂入,门净两湖开。
古砌风鸣叶,阴廊露滴苔。
若为论去住,千劫总浮埃。
落落蒲团好,遥遥竹杖来。
寺寒千嶂入,门净两湖开。
古砌风鸣叶,阴廊露滴苔。
若为论去住,千劫总浮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废寺的寂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荒凉与自然的生机。首句“落落蒲团好,遥遥竹杖来”以“落落”形容蒲团的孤独,暗示了寺庙的荒废;“遥遥竹杖来”则以行人的到来,反衬出寺庙的冷清。接下来,“寺寒千嶂入,门净两湖开”两句,通过“寒”字和“净”字,分别描绘了寺庙在群山中的孤寂和门户前湖面的宁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古砌风鸣叶,阴廊露滴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自然界的活动,风吹过古旧的石阶,树叶发出声响,阴暗的走廊上露水滴落在青苔之上,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废寺的荒芜与自然界的生机。最后,“若为论去住,千劫总浮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如同尘埃一般短暂而虚幻,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废寺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长林寒风厚,斗室霜气侵。
珍重故人惠,有衣亦可衾。
中夜每起坐,春温解重阴。
明月入我户,流光照鸣琴。
念彼世中人,异调难同音。
顿使羔裘贤,难执遵路襟。
思君三叹息,付之一悲吟。
万感既刊落,一息自深深。
乃知人心妙,昼夜当温寻。
感君衣被意,示我禅定心。
获此领中珠,不啻腰缠金。
欲悉此中元,何时来盍簪。
开城古雍州,汉家朝那地。
迢迢控番夷,可断匈奴臂。
一从和议成,关门久不闭。
无复念军兴,祗闻增岁币。
壮士卧干戈,边城罢烽燧。
岂不息战争,难免销精锐。
藩篱不复施,边人日窥伺。
去年戎马来,纵横太淩厉。
酸风捲寒云,三军同日毙。
所过无鸡豚,哀哉肆吞噬。
天子频西顾,疆吏尽更置。
君从掖垣中,叩阍数言事。
刺刺悉边情,一一当上意。
藉尔青琐贤,出作行边使。
行视昔战场,白骨尚委弃。
四野无人烟,那能不陨涕。
誓将廓兵氛,何以壮军势。
君其贾馀勇,时方待高议。
好上金城略,永垂秦川利。
丼学汲公戆,宁顾汉庭忌。
国论寄通塞,仕途随险易。
得君借前筹,肤公奏今岁。
《送张伯任都谏阅视》【明·余继登】开城古雍州,汉家朝那地。迢迢控番夷,可断匈奴臂。一从和议成,关门久不闭。无复念军兴,祗闻增岁币。壮士卧干戈,边城罢烽燧。岂不息战争,难免销精锐。藩篱不复施,边人日窥伺。去年戎马来,纵横太淩厉。酸风捲寒云,三军同日毙。所过无鸡豚,哀哉肆吞噬。天子频西顾,疆吏尽更置。君从掖垣中,叩阍数言事。刺刺悉边情,一一当上意。藉尔青琐贤,出作行边使。行视昔战场,白骨尚委弃。四野无人烟,那能不陨涕。誓将廓兵氛,何以壮军势。君其贾馀勇,时方待高议。好上金城略,永垂秦川利。丼学汲公戆,宁顾汉庭忌。国论寄通塞,仕途随险易。得君借前筹,肤公奏今岁。
https://shici.929r.com/shici/PiI3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