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真堪噱,王生又外藩。
浮沉原宦迹,陟黜总君恩。
霄汉天谁问,风尘道自存。
所怜白首别,黯矣各销魂。
世事真堪噱,王生又外藩。
浮沉原宦迹,陟黜总君恩。
霄汉天谁问,风尘道自存。
所怜白首别,黯矣各销魂。
这首诗是明代余继登所作的《送王伯桢参晋藩》,通过“世事真堪噱”开篇,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事变迁的感慨。接着,“王生又外藩”点出友人即将离京赴晋藩任职,暗含离别的哀愁。诗人以“浮沉原宦迹,陟黜总君恩”两句,既赞美了友人在仕途上的经历,也暗示了君主对其仕途升降的影响。
“霄汉天谁问,风尘道自存”则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切与祝福,希望他能在高远的官场中保持自我,不被世俗所染。最后,“所怜白首别,黯矣各销魂”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离合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湖中昨夜春水生,湖头嗷嗷鸿雁鸣。
人家远近湖上住,有水可鱼田可耕。
去年种禾湖水北,一家大小多得食。
今年种麦曾赛神,一亩占收三两石。
门临官路人往来,无事莫教门早开。
牛羊鹅鸭散平野,日暮不收常自回。
大儿已长当门户,小儿十岁能摇橹。
妇人终日坐篷窗,补却鱼网缝衣裳。
衣食宁论厚与薄,人生无如生处乐。
大佛岭尽小石来,黑崖削铁悬崔嵬。
泉翻松根六月雪,雨老石路千年苔。
我行忽落青天外,白云四望茫如海。
黛痕三点见蓬莱,明星玉女遥相待。
九华天姥省见之,人间有山无此奇。
平生酷恨李太白,不到闽山独欠诗。
仁杏两巨株,夹立门左右。
栽植多历年,干直枝叶茂。
两淮兵祸烈,邑屋残燬久。
岁徵战舰材,穷谷斧斤走。
居然脱戕毙,疑有神明守。
此来筑室居,乃喜见骈秀。
西株戈戟张,东株车盖覆。
又如卫士严,猛气出介胄。
主人爱护之,从此保真寿。
物遇自有时,不必计迟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