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昨夜春水生,湖头嗷嗷鸿雁鸣。
人家远近湖上住,有水可鱼田可耕。
去年种禾湖水北,一家大小多得食。
今年种麦曾赛神,一亩占收三两石。
门临官路人往来,无事莫教门早开。
牛羊鹅鸭散平野,日暮不收常自回。
大儿已长当门户,小儿十岁能摇橹。
妇人终日坐篷窗,补却鱼网缝衣裳。
衣食宁论厚与薄,人生无如生处乐。
湖中昨夜春水生,湖头嗷嗷鸿雁鸣。
人家远近湖上住,有水可鱼田可耕。
去年种禾湖水北,一家大小多得食。
今年种麦曾赛神,一亩占收三两石。
门临官路人往来,无事莫教门早开。
牛羊鹅鸭散平野,日暮不收常自回。
大儿已长当门户,小儿十岁能摇橹。
妇人终日坐篷窗,补却鱼网缝衣裳。
衣食宁论厚与薄,人生无如生处乐。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湖上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庶的江南水乡生活图景。首句“湖中昨夜春水生”,点出季节转换,湖面水势上涨,充满生机。接着,“湖头嗷嗷鸿雁鸣”以雁声衬托湖畔的宁静,也暗示着自然的和谐。
诗中提到湖边人家,他们傍水而居,既有渔获又有农耕,生活自给自足。“去年种禾湖水北,一家大小多得食”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去年的稻谷收成丰富,足以养家糊口。“今年种麦曾赛神,一亩占收三两石”进一步强调了今年麦子的丰产,丰收之喜溢于言表。
诗人还提醒读者,“门临官路人往来,无事莫教门早开”,表明这里虽有人流,但生活节奏悠闲,不宜扰民。牛羊鹅鸭在田野间自由游荡,傍晚时分会自行归家,显示出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家庭成员分工明确,大儿子负责家业,小儿已能帮忙摇橹,妇人则在篷窗下缝补衣物,织补鱼网,勤劳持家。最后两句“衣食宁论厚与薄,人生无如生处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满足的生活态度的赞赏,认为生活的快乐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厚,而在于生活的安宁和家庭的和睦。
整体来看,《湖上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和淳朴民风,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燕子何时,衔去了、旧年人约。
镇帘栊、恹恹春睡,东风遍恶。
夜雨忽添窗外草,晓晴乱惹楼头鹊。
算赢来、一段好相思,何曾学。而今事,当初错;
别时泪,空流落。怕归来重问,有词难却。
天远梦随骢马倦,昼长人并风筝弱。
望河桥、万柳织黄烟,愁遮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