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少卿十日与留台国子监崇福宫诸官赴王尹赏菊之会》
《和王少卿十日与留台国子监崇福宫诸官赴王尹赏菊之会》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儒衣武弁聚华轩,尽是西都冷落官。

莫叹黄花过佳节,且将素发共清欢。

红牙板急弦声咽,白玉舟横酒量宽。

青眼主公情不薄,一如省闼要人看。

(0)
注释
儒衣:文人士大夫的服饰。
武弁:武官的帽子,这里泛指官员。
华轩:华丽的厅堂。
西都:古代对长安(今西安)的称呼,这里指京城。
冷落官:被冷落的官员。
黄花:菊花,象征秋天和高洁。
佳节:节日,此处指重阳节。
素发:白发,指年老。
红牙板: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急弦声咽:快速的琴声低沉压抑。
白玉舟:形容酒杯如玉般洁白,也比喻酒量大。
酒量宽:酒量很大。
青眼:正眼看,表示重视或欣赏。
主公:主人,这里指聚会的主人。
省闼:皇宫,朝廷。
要人看:期待重要人物的到来。
翻译
文人士大夫们穿着儒雅的服装,聚集在华丽的厅堂,他们大多是西京冷落的官员。
不要叹息菊花过了重阳节,暂且与白发共度欢乐时光。
急促的红牙板音乐声中,弦音低沉,大家举杯畅饮,酒量宽广。
主公对我情谊深厚,就像皇宫中的贵人期待着重要人物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秋日举行的菊花盛宴,文人学士们聚集一堂,共同欣赏菊花之美。诗中通过对服饰、乐器、饮酒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当时文人的雅致生活和他们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情趣。

“儒衣武弁聚华轩”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一群文人学士与武官们齐聚一堂的情景。这里的“儒衣”指文人的服饰,“武弁”则是武官所戴的帽子,“聚华轩”则意味着他们共同聚集在装饰华丽的车中。

接着,诗人用“尽是西都冷落官”表达了对朝廷官员们冷清境遇的感慨。这里的“西都”可能指的是长安,即唐代的首都,但此时已非盛世,故有“冷落”之感。

“莫叹黄花过佳节”这句中,“黄花”即菊花,而“莫叹”则是诗人对读者或同行们的劝告,意味着不要因为菊花已经过了最美好的时节而感到遗憾。紧接着的“且将素发共清欢”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众人共同享受这份清净的快乐,尽管时间已逝,但在这瞬间,大家依然可以一同欣赏菊花之美。

“红牙板急弦声咽”描写的是宴会上的音乐场景,“红牙板”可能是指用红木制成的乐器,伴随着紧迫而急促的琴弓拉动弦线的声音。诗中还提到了“白玉舟横酒量宽”,这里的“白玉舟”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宴会上摆放着的美丽酒船,人们在此享受着悠闲自得的饮酒之乐。

最后,“青眼主公情不薄,一如省闼要人看”表达了诗人对“青眼主公”的深厚感情。这里的“青眼主公”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长者,诗人通过这句诗表明自己并未忘记对方曾经给予的恩情,而这种情谊犹如古时省闼要人一般,不会轻易忘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和文人们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的文化追求和审美趣味。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次韵斯远别后见寄六言四首·其四

子国有黄叔度,女子识韩伯休。

晤对可忘长夏,分携况值新秋。

(0)

赠于革去非时为武陵尉

忆昨闻君谓君老,及见知君得名早。

文章妙处殆夙成,不作扬雄少而好。

西山南浦饫搜寻,武陵桃源暂探讨。

诸公识面争我出,学子闻风竞门扫。

嗟我无闻不足畏,何事相逢亦倾倒。

论诗未易当韩豪,聊复悲吟似郊岛。

(0)

期斯远不至登溪亭有怀并属云台刘先生三首·其一

落日照溪谷,寒光摇树林。

宿鸟投密枝,归云释遥岑。

馀辉尚燠背,纤月忽在襟。

可人期不来,何以写我心。

近者且若此,悠悠望西南。

(0)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其四

青毡非旧物,乔木岂故国。

家传墨庄书,人嗣文靖德。

欲知治兴衰,是系道滋熄。

愚独愧衣冠,身宜亲稼穑。

(0)

寄青原山常不轻

吾舅每谈方外友,吃吃醉吟长在口。

李侯佳句往往有,示我不轻诗数首。

江湖愿见非一日,岂有闻名不相识。

路头且向郁孤台,却傍钓台深处回。

(0)

寄李晦庵

昔我曾大父,高交世无伦。

晚生不尽得,所知三数人。

堂堂赞皇公,实能继张陈。

谏垣磨荐墨,许之以经纶。

江陵竟连蹇,翰墨留馀珍。

晦庵乃其季,英气盖八垠。

家世斯文事,属付真不泯。

我亦早闻义,中年见天津。

委曲问先世,与成倾盖亲。

公故鼎富贵,我乃困贱贫。

有诗猥蒙诵,顾乏佳句新。

往过龚州庵,冻笔书吟呻。

公来辱继作,春气动壁尘。

去年濡须家,墨妙出倾囷。

乍疑何人书,老大能精神。

熟视乃鄙作,愧汗几拭巾。

已焉忽语此,知公盖深仁。

悯我抱奇疾,不救死且濒。

稍加匕寸施,庶使屈得伸。

宁知苶然姿,挛拳殆终身。

一官胡为哉,鸿毛等千钧。

野马窘受驾,白鸥悲就驯。

五斗未及饱,已遭穷鬼嗔。

剑津骇腾变,牛衣泣酸辛。

非惟糟糠念,要是无补纫。

朝餐罢举案,寒日空悬鹑。

舍公竟谁诉,尺书走踆踆。

如闻著书馀,抄经穷夕晨。

傥匪官闲散,那得了此因。

枫香出楚地,茗碗宁加闽。

水屏供倦息,枕流绝缁磷。

献芹则小小,用意谁谆谆。

秋风日夜急,木落知松筠。

伫立不可见,悠然漫溪滨。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